丝巾、马面裙……行走的中医药文化图鉴!第四届全国中医药文创产品设计大赛最佳设计奖之中医药元素服饰
开栏的话:为更好传承普及中医药文化,经有关部门批准同意,《中国中医药报》社于2024年6月至2025年5月举办了以“传承中医文化锻造文创精品——探索中医药文化宝藏”为主题的“第四届全国中医药文创产品设计大赛”,吸引中医药行业内外多家专业机构深度参与中医药文创的创意设计和产品开发。
经过专家初评、终评,最终评选出最佳创意奖(设计稿类)、最佳设计奖(实物类)等9个类别奖项、20个获奖作品。本版今设专栏,展示获奖文创作品风采,激发全社会对中医药文化的创新活力。
由广州中医药大学学生谢靖怡、罗塨霓、吴翘楚、吴妍莹等十几人组成的设计团队,以槐花扇、药香本草旗袍、“二陈汤香·壶养纹生”领带等中医药元素服饰作品获第四届全国中医药文创产品设计大赛最佳设计奖。这些作品以服饰为载体,将中药材、经典方剂、传统纹样与时尚美学巧妙结合,不仅展现出中医药文化的深厚底蕴,更探索出一条文化传承与产业发展的新路径。
可以穿在身上的中草药
“设计榕园浮金马面裙,我们选取了百合、灵芝、蒲公英、金银花四种春日生发的中草药,融合流云纹、卷草纹等传统纹样,并引入非遗剪纸元素。”设计师之一王智晴说,“这不仅是一条裙子,更是一本穿在身上的‘本草图谱’。”秋香绿色布料搭配鹅黄色刺绣,腰饰选用同色系禁步,莲花状玉石配件呼应中医药主题。包布以深蓝色为底,绣有蒲公英、人参等常见草药图案,兼具美观与文化科普功能。
“药香本草旗袍”以古籍中记载的金银花与山茶花为核心元素。正面金线刺绣的山茶花与肩膀处的金银花,既呈现中药材的自然之美,又暗合中医药知识的文化内涵。“压襟挂饰以中药大血藤切片为主体,全开襟设计与传统旗袍形制结合,让穿着者成为中医药文化的流动传播者。”设计者之一谢靖怡表示,“我们希望通过服饰让更多人看到,中医药不仅是药房里的药材,更是可穿戴、可感知的文化符号。”
方寸之间的中医药美学
中医药与传统纹样,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两颗璀璨的明珠。“伏夏半时,甘来香陈”和“枣香怀溢,淮山韵长”两款文创丝巾作品,巧妙地将中医药与传统纹样相结合,碰撞出独特魅力。
丝巾在茯苓、半夏、红枣、山药等药材形象基础上,结合卷草纹、枣花锦纹等传统纹样,充分运用现代设计理念,展现出中医药的博大精深与传统纹样的独特韵味。
“枣淮皎月·绮罗映领”与“二陈汤香·壶养纹生”两款领带设计则从“药食同源”理念出发。前者以红枣、山药为灵感,将山药红枣糕形象与砖红、柏坊灰蓝等中国传统配色融合,与西方领带形制碰撞出中西合璧的火花。
后者以二陈汤方剂为核心,以中草药墨绿色为主色调,以线描手法勾勒药壶与烟雾,上方镶嵌唐草纹,展现“煲制汤药”的生活场景,让传统方剂以时尚方式贴近现代生活。
“槐花扇”以具有清热凉血功效的槐花为主题,扇面绘有隋唐服饰女子背影,搭配白居易“槐花满院气”诗句,辅以槐花精油熏染,实现视觉、嗅觉、文化意境的三重融合。
从旗袍上的一针一线到马面裙的纹样剪裁,从领带中的方剂意境到团扇里的药香诗意,第四届全国中医药文创产品设计大赛中的中医药元素服饰作品,不仅是一次设计大赛的成果,更是中医药文化现代化表达的生动实践。
目前,中医药文化正以更鲜活的姿态融入当代生活,在跨界融合中拓展产业边界,在国际交流中传递文化自信。未来,随着更多文创产品的落地转化,中医药千年智慧将在时尚浪潮中焕发新的生命力,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作品展示详见(复制以下链接进浏览器查看):
https://mp.weixin.qq.com/s/y-Qq2rSzmYVdNN4QbKMBs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