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越来越好”国际设计大赛初评结果开放查询
作品初评时间:2025年8月19日至8月24日参与作品数量:15691件入围作品数量:1175件
“越来越好”国际设计大赛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对不同类别的作品进行评审。为确保评审工作规范有序,大赛组委会于8月18日组织召开评审说明会。“越来越好”国际设计大赛中方评审主席、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清华清尚智慧场景创新设计研究院院长鲁晓波讲解本次评审规则与具体流程。
在为期6天的评审中,由34位中外专家组成的作品初评评审团,依据公正、公平、客观、专业的原则,从前瞻性、产业化、人民性三大维度对参赛作品进行全面评审,对作品进行了综合评分,最终评选出1175件入围作品。
大赛官网现已开放初评结果查询功能,您可自行查询评审结果,具体查询方式如下:
Step1:登录官网
登录“越来越好”国际设计大赛官方网站(www.bdaward.com)进入作品申报系统。
Step2:查看状态
•[产品设计]:点击“作品列表”,查看参赛状态。如参赛状态显示“入围主体赛”,即表明作品成功晋级。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专项赛]:点击“作品列表”,查看参赛状态。如参赛状态显示“入围专项赛”,即表明作品成功晋级。
•[产业设计]:点击“作品列表”,查看参赛状态。如参赛状态显示“入围”,即表明作品成功晋级。
1.参评方式选择:
根据“越来越好”国际设计大赛评奖规则,所有晋级[产品设计]类别的参赛者,必须寄送实物/样机/模型参与评审,部分数字创意与信息服务(包括数字视听、交互设计、工业软件等)等无实物作品可上传视频。
*若未按要求准时寄送实物/样机/模型,则将视为放弃参评资格,无法进行后续评审环节。
2.评审时间及地点:
•[产品设计]复评评审将于2025年9月13日—14日在深圳举行。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专项赛]、[产业设计]直接进入终评,评审时间及参评要求将另行通知。
3.收件时间:
•BDA组委会将于2025年9月1日-9月10日进行统一收件。
•选择自送的参赛者须统一在2025年9月10日-9月11日时间内,联系组委会预约送达(仅工作日9:00-12:00;14:00-17:00)。
寄送要求(包含寄送地址、寄送时间、寄送流程等信息)将统一在《入围作品寄送说明》中说明,《入围作品寄送说明》将于近期公布。请参赛者密切关注BDA官网及官方公众号“Better Design Award”。参赛者未按要求准时寄达实物/样机/模型,将视为放弃复评资格。
点击/关注“Better Design Award”
在本次初评阶段,我们荣幸地邀请到了来自中国、芬兰、德国、西班牙、美国、土耳其、意大利等众多国家的34位顶尖专家。这些专家涵盖设计教育、产业实践、国际视野、投资融资、专业媒体等多个领域,以深厚的专业积淀为优质作品进行精准把关。在此,组委会向所有初评专家致以最诚挚的感谢,感激各位的辛勤付出与专业坚守!(以下排名不分先后)
汉努·波普恩(芬兰)
Hannu Pöppönen(Finland)
广东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设计系客座教授
广东工业大学本科学生设计导论工作坊组织者、校刊编辑,曾获得2010年芬兰瓦萨全国设计新闻奖等奖项。同时其出版的《设计泡沫—芬兰设计中的现象》获得2009年芬兰文化基金会的支持。
卡雷尔·戈尔塔(德国)
Karel J.Golta(Germany)
德国INDEED创新设计咨询公司CEO
Karel J.Golta是INDEED创新设计咨询公司CEO和创始人。他在多个领域有着深刻的见解和贡献,包括人工智能、循环设计、商业浪漫主义和创新。他强调,在人工智能时代,伦理必须是主导力量,设计作为人与机器之间的链接,比许多公司要承担更大的角色。此外,Karel还积极参与讨论和推动循环经济和循环设计的重要性,他认为这在实现可持续性转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利亚·维拉胡尔·奇拉瓦吉洛(西班牙)
Lia Vilahur Chiaraviglio(Spain)
德国罗伊特林根应用技术大学教授
欧盟ERAM国际办公室主任
北京大学客座教授
西班牙籍设计教育家、策展人与艺术家。她拥有20多年国际教学与跨文化设计经验,曾任西班牙赫罗纳大学ERAM国际事务主任,亦为中国欧洲国际设计文化协会(CEIDA)执行理事。Lia教授曾多次担任全球设计赛事评审,包括GEN AI国际艺术展、Zayton-Cup国际设计大赛、ASEDAS数字艺术展等。她擅长色彩传播、跨媒体设计及社会创新设计,并在中韩等地多次举办个展与主题讲座,持续推动全球设计教育与文化交流。
罗琳·贾斯蒂丝(美国)
Lorraine Justice(America)
罗彻斯特理工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名誉院长
罗琳·贾斯蒂丝是工业设计教授,也是罗彻斯特理工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的前院长。她是美国工业设计师协会(IDSA)的会员,并被ID杂志评为最值得关注的40位设计师之一。她还被评为2016年产品设计50强之一。她在世界各地的六个设计期刊编委会任职,并担任世界各地设计竞赛的评委。她于2004年至2011年担任香港理工大学设计学院院长及院长。在她的领导下,该学院成为世界前30名设计学院之一,亚洲前四名设计学院之一。她还在佐治亚理工学院领导了6年的工业设计项目,并在俄亥俄州立大学担任了10年的视觉传达教授。
纳里曼·巴希里(土耳其)
Nariman Bashiri(Trukey)
新兴生活设计品牌Björkå创办人
Nariman Bashiri毕业于土耳其安纳托鲁大学工业设计专业。他是新兴生活方式设计品牌Björkå的创始人,也曾是土耳其顶尖工业设计公司DesignUM China的创办人。该公司专注于产品设计与汽车设计,在他的带领下打造了一系列经典产品,并将其发展成在欧洲与中亚地区享有盛誉的设计企业,累计荣获德国红点奖、iF design、Good Design等国际大奖100余项。
尼科拉·巴里奥(意大利)
Nicola Bariol(Italy)
广东斑马工业设计设计总监
毕业于威尼斯的IUAV大学,是一位拥有国际产品设计、CMF和设计开发经验的意大利工业设计师。他的专业领域涵盖消费品、奢侈品、室内设计和家具设计。他的设计哲学将功能性、美观性和易用性融为一体,同时高度关注用户需求,旨在创造丰富日常生活的有意义的体验。他能够将创意指导与跨学科思维相结合,使创新与品牌身份和市场相关性保持一致。自2021年起,尼古拉成为ADI——意大利工业设计协会(米兰)的活跃成员,为在全球范围内推广意大利设计卓越性的相关倡议做出贡献。
陈妍/Chen Yan
腾讯设计杰出专家
腾讯第一个专职交互设计师,建立了腾讯设计及用户研究体系,主导及亲历了QQ十年的体验设计与用户研究,见证产品的用户从百万到亿级的发展;并参与或主导设计与研究的产品有:QQ空间,QQ游戏,腾讯网,微博,QQ音乐,腾讯视频,QQ浏览器,腾讯公益,微信,99公益日,腾讯技术公益,腾讯元宝等。目前投入在混元大模型的评测、产品化以及社会创新应用的探索上。
杜鹤民/Du HeMin
深圳技术大学创意设计学院副院长、教授
博士,教授,深圳技术大学创意设计学院副院长,澳门城市大学设计学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理事、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业设计分会委员、中国工业设计协会用户体验分会理事、深圳市工业设计行业协会理事、深圳市龙岗区工业设计协会副会长等。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出版著作、教材3部。申请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40余项。获得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三等奖、深圳市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广东省优秀教材奖等。
韩挺/Han Ting
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特聘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上海交大-南加州大学文化创意产业学院党委书记,医疗机器人研究院双聘教授,国家级人才特聘教授,担任教育部工业设计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全国设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指委委员,上海市智慧医疗健康创新设计中心主任。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课题、国家自科基金、国家社科基金等项目,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
胡晓/Hu Xiao
国际体验设计大会(IXDC)主席
广东省未来设计研究院院长
广州设计之都促进会会长
举办国际体验设计大会、广州创意周、美啊设计平台;组织国际体验设计百强、中国服务设计业十大杰出青年评价。翻译《用户体验定律》《变革者》《在线影响力》等著作;主编《重新定义用户体验》《设计领导力》《计算思维》《可持续设计》系列丛书。链接世界设计杰出人物与关键创新要素,引领国际体验设计行业的发展;透过设计驱动产业创新,推动广州设计之都产业聚集、白云区荣获全球首个世界绿色设计之都。
黄蔚/Cathy Huang
桥中董事长
全球服务设计联盟(SDN)上海主席
成功设计平台联合创始人
她被誉为“中国服务设计第一人”,在学术上是业界风向标,文章曾三次登上商业圣经《财富》杂志,出版的5本专业著作,多被纳入高校教材教参库,畅销书《服务设计》更是荣获华章图书的年度最佳作者奖。受聘为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管学院专委会顾问、同济大学上海校友会理事、中欧国际商学院特聘导师,还为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帕森斯设计学院、伊利诺伊理工大学、丹麦设计学院等学府授课。
康修机/Kang Xiuji
浙江传媒学院设计艺术学院院长
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浙江传媒学院设计艺术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景德镇陶瓷大学、泰国东方大学博士生导师,浙江传媒学院、吉林艺术学院硕士生导师。曾任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专家,景德镇陶瓷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兼任中国非遗协会陶瓷分会理事,中国电子视像协会数字创意委员会高级专家,江西省文联第九届委员会常务委员。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省级社科等各类项目30余项,出版专著2部和教材11部,参与各类艺术展10余次。被评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江西省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工程人才、江西省金牌教授、江苏省双创人才。
赖永锋/Lai Yongfeng
品牌星球创始人
2018年创立品牌星球Brandstar,星球奖发起人,曾担任阳狮集团大中华区策划经理,知名营销行业媒体SocialBeta主编及合伙人,University of Strathclyde市场营销硕士毕业,曾入选36氪Under36人物榜单。
李杰/Li Jie
《设计》杂志社执行社长兼主编
教授级(正)高级工程师,现任《设计》杂志社执行社长兼主编,担任二十多所大学客座教授,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校外导师及企业顾问,获“光华龙腾奖·中国设计业十大杰出青年”“中国设计业十大杰出青年”“中国十佳设计推动人物”“北京市工业设计促进专项青年设计人才”等荣誉。深耕设计领域多年,在学术上独立主编图书16本,发表多篇核心期刊论文,主持参与多项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在行业内策划多项设计主题展览与赛事,同时为国内外多个设计大赛评委与提名专家,推动设计产业与学术研究深度融合。
李旭/Li Xu
南方科技大学创新创意设计学院行政副院长
2010年加入南方科技大学,致力于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先后任职学校高等教育研究中心、教学工作部、联合国教科文二类机构筹备办公室、国际合作部,其中多个部门为初创。2020年调入创新创意设计学院,负责支撑学院运营管理服务、院内教学评估和产学研协同。她于美国密歇根大学获得高等教育博士学位,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获得教育管理硕士学位,北京大学获得英语语言文学学士学位。
卢刚/Lu Gang
动点科技创始人兼CEO
BEYOND Expo联合创始人
亚洲知名科技媒体公司动点科技TechNode Group(TechNode和TN Global)创始人兼CEO,亚洲顶尖科技盛会BEYOND Expo联合创始人,英国谢菲尔德大学无线通信博士。在2013-2019年也负责全球顶尖科技媒体TechCrunch的中国运营。卢刚博士是全球科技领域备受认可的亚洲影响力人物之一,鉴于他在搭建国际科技创新生态平台的卓越贡献,于2017-2018年荣获英国文化协会英国杰出校友奖(中国和东亚地区)的企业家精神奖。他也是上海“千人计划”专家,同时担任澳门科技总会理事长。
罗仕鉴/Luo Shijian
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工业设计系教授
博士,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工业设计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国家级高层次人才。浙江大学宁波国际合作设计分院院长。中国工业设计协会用户体验专业委员会理事长。获得光华龙腾奖中国设计贡献奖银质奖章,中国十佳设计推动者和中国十佳设计教育工作者,中国好设计金奖。负责国家项目20项,为100多家企业进行过产品创新设计,发表学术论文160余篇,在《人民日报》和《中国教育报》发表文章4篇,著作和教材16本。
彭圣芳/Peng Shengfang
广州美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教授
广州美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类工效学会设计工效学分会委员,中国人文社科期刊评价设计学专委会委员,中国艺术学会艺术评论分会常务理事,广东省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委员,广州市美术家协会艺术设计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工程“文化青年英才”和广东省特支计划“青年文化英才”,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和广东省各类项目多项。
彭松/Peng Song
琢石资本合伙人
有二十余年资本市场相关经验,参与多宗IPO及上市公司并购退出案例,具备多年媒体传播研究实践背景。现致力于研究与投资中国消费品牌,以及参与中国品牌的海外发展历程。
覃京燕/Peng Shengfang
北京科技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
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长
清华大学交叉学科博士(设计学计算机科学新闻传播学),剑桥大学访问学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科技部光华龙腾奖全国十大杰出青年设计师,首届北京市青年教学名师,教育部全国美育教指委委员,教育部工业设计教指委委员,中国美协数字艺术艺委会委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设计教育专委会理事,北京交叉科学学会设计创新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人机交互专委会执行委员,美国ACM会员,剑桥大学CRUCIBLE会员。负责《人工智能与创新设计》等3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获得教育部人文社科成果奖、德国红点奖、中国红星奖等国内外70多项奖项。
孙效华/Sun Xiaohua
南方科技大学创新创意设计学院讲席教授
20余年学术与业界经验,曾在MIT、FXPAL、IBM研究院从事信息可视化与可视分析方向的研究。目前主要在机器人应用、自动驾驶人车交互、智能医疗与康养等方向开展前沿探索与实践,与阿里、华为、上汽、英特尔、福特、VGC、PSA、SAP、西门子、飞利浦等知名企业长期开展合作,推动了相关领域的技术与产品创新。
时晓曦/Shi Xiaoxi
知名工业设计师
知名工业设计师,日本G-Mark设计大奖评委,中国2016(第十二届)光华龙腾奖·中国设计业十大杰出青年,清华X-lab创业导师。拥有多项设计与发明专利,首位同年包揽全球4大顶级设计大奖(设计界奥斯卡)德国红点奖,IF design,IDEA,G-mark best100的华人设计师,2016年唯一获得日本Good Design Award Best100的中国设计师。
谭佳佳/Tan Jiajia
清华大学艺术与科学应用研究所执行所长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信息艺术设计系副研究员、清华大学艺术与科学应用研究所执行所长、工信部元宇宙专家。致力于XR与沉浸场景设计研究、基于文化和设计驱动力的产业升级与品牌战略研究、中国风格创新设计研究。承担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点项目、中宣部、文旅部、教育部等国家课题多项。承担企事业横向课题几十余项。曾为地方政府、全球百强企业、文旅场景策划打造品牌形象;中宣部设计国礼项目;发布行业白皮书;制作大型XR作品多部;与博物馆合作建设文物数据管理与多终端展示系统。牵头研制多项行业标准。
王方良/Wang Fangliang
深圳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院长
深圳大学设计学省级优势重点学科带头人
博士、教授,深圳大学设计学省级优势重点学科带头人,兼任澳门城市大学设计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工业设计及理论、产品服务系统设计、设计教育等方向。出版学术专著《设计的意蕴》,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公共设施设计理论研究》,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获各类专业竞赛奖项50余项。世界技能大赛工业设计技术项目中国技术专家组组长;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技能大赛工业设计技术项目裁判长;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业设计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本科高校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各类工业设计大赛评委等。
王莹/Wang Ying
天津市科协智能制造学会联合体秘书长
天津市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秘书长
《机械设计》杂志社社长、执行主编
兼任天津市设计学学会副理事长等职务,正高级工程师,九三学社社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机械科技信息管理。主持“天津机电工业科技信息服务平台”“天津市机电工业虚拟化应用共享平台”“天津机电工业研发系统数据安全保障服务平台”等省部级项目多项,授权各类专利若干项。
王永才/Wang Yongcai
深圳技术大学副教授
全国首批高级工业设计师
中国十佳工业设计师
1998年硕士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2000年合作创立嘉兰图设计公司,2021年入职深圳技术大学任教。设计作品20余次获得德国红点奖、iF design等全球设计奖,兼任多个政府部门项目评审专家、全国大学生设计竞赛评委、深圳市工业设计协会副会长等社会职务。
魏洁/Wei Jie
江南大学设计学院院长
全国设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指委委员、教育部职业院校教指委艺术设计类专委会委员、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副会长、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重点项目、国家艺术基金项目等国家级课题;出版专著、教材等二十余部;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第九届教育部高校科研优秀成果奖二等奖、江苏省第十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等。
薛义/Xue Yi
南开大学数字创意与智慧设计研究中心主任
南开大学数字创意与智慧设计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专家委员;天津市创意产业协会会长;天津市科学与艺术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文化产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越来越好”国际设计大赛(BDA)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白马湖(杭州)文创研究基地专家委员会委员;两岸文化创意产业高校研究联盟-数字创意专委会主任委员。
姚远/Yao Yuan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教授、
产品设计(本科)学科带头人
1995年无锡轻工大学工业设计系(现江南大学设计学院)毕业后先后在广东知名企业从事产品设计与设计管理27年,设计创新经验丰富,管理成果丰硕。曾获“光华龙腾奖·2007中国设计业十大杰出青年”与“新中国成立70周年广东设计70人”表彰,广东首批工程系列正高级工业设计工程师。2023年初被人才引进至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
曾智林/Zeng Zhilin
华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硕士生导师、华农产品设计专业主任,民进广东省第九届委员会委员、民进华南农业大学基层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本科高校工业设计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詹秦川/Zhan Qinchuan
陕西科技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教授
陕西科技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二级教授,博导。省级研究基地——丝路文化传承与创新设计研究中心主任、省级工业设计中心负责人。兼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设计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机械学会工业设计分会常务理事、陕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美术类分会委员。主持教育部新文科项目1项;主持完成国社科艺术学项目2项;获陕西省哲社奖一等奖1项,陕西省教学成果奖3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曾担任华灿奖、中华好设计奖、筑巢奖等评委。
张晓刚/Zhang Xiaogang
广东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教授、副院长
广东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教授、副院长,博士,博士生导师,我国最早从事产业创新设计并取得标志性成果的学者之一,曾连续荣获第六届(2013)、第七届(2015)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广东省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获江苏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安徽省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主持和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等省部级以上纵向课题10余项及大湾区中心城市地方政府和企业委托的横向课题多项。
郑中央/Zheng Zhongyang
普象网创始人
2013年成立普象文化,目前普象网是中国工业设计领域最大的网络社区。平台总粉丝量410多万,累计点击量超6.9亿,成为设计行业互联网化的中坚力量。致力于以产品/工业设计为核心的设计师生态链的打造,为中国制造业的崛起而奋斗。
周立钢/Zhou Ligang
杭州市工业设计协会会长
三十年爆品设计与产品战略实战专家,《战略核爆品》主讲导师,Emeritus美国哥伦比亚大学CEO线下课程导师,国际注册管理咨询师(CMC)。中国设计业十大杰出青年,中国工业设计十佳设计师,中国十佳设计推动人物。杭州市工业设计协会会长,全国工业设计产业创新联盟副主席,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业设计分会副主委、浙商研究会副会长。工信部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专家评委、光华龙腾奖评委、中国优秀工业设计奖评委、中国设计智造奖评委、中国广交会CF奖评委;浙江大学、北京服装学院等10余所高校特聘导师与客座教授。
赛事咨询:
|电话
0755-83205121
|邮箱
service bdaward.com(国内)
service.en bdaward.com(海外)
|官网
www.bdaward.com
|微信客服号
BetterDesignAward
|地址
深圳市福田区保税区市花路3号
中芬设计园B6栋545-546房
媒体渠道:
|公众号
BetterDesignAward
|小红书
Better Design Award
|微博
越来越好国际设计大赛
|Facebook
Better Design Award
|instagram
better_design_award
l奖金及奖杯证书
l使用BDA标志
l政策扶持
l线上、线下流通渠道入驻
l融资对接
l社会荣誉
l展览展示
l传播价值
l大咖交流
l年鉴收录
作品展示详见(复制以下链接进浏览器查看):
https://mp.weixin.qq.com/s/3P378pHA1MCg6TPmbEO2c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