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标候选方案|坪地街道综合文体中心/也似建筑+广州市规划院
△效果图-城市主干道形象©也似建筑
△效果图-云端画廊©也似建筑
设计单位也似建筑设计(北京)有限公司+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GZPI)
项目地点广东深圳
方案状态中标候选方案
建筑面积71,140平方米
竞赛招标方深圳市龙岗区建筑工务署
竞赛组织策划深圳市有方空间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本文文字由也似建筑提供。
核心概念
传承了客家传统文化的深圳市坪地社区,拥有深厚的制造业历史与传统。它正由纯粹的“工业街区”逐步转变为“工业与居住混合街区”。这既是功能转变,也是空间形态迭代。未来的坪地,势必面对更多元化的人口与复合的经济所带来的对城市公共活动的需求。
基地所在的城市街区正经历的剧烈变化,不禁令人回忆起过去40多年间中国(尤其是深圳)的造城史。这段叙事之中的城市往往始于基础市政设施的铺设,伴以一座座彰显开发者雄心的公共建筑在空荡荡的场地上拔地而起。这一策略旨在为稚嫩的新城提供必要的物理条件与服务,并能为迁入的居民建立信心。
然而除了作为一座满足功能的容器,或者一个引人注目的“丰碑”,公共建筑还能具备何种意义?对于一座正在成长中的城市社区,公共建筑是否可以成为城市空间肌理的模板和原型?它能否在城市尚未成形之时,就组织起丰富多彩的城市街道生活?作为所在片区第一座重要的公共设施,坪地街道综合文体中心将是对以上问题的一次大胆探索。
△效果图-运动公园©也似建筑
城市设计
重要的城市公共空间,意味着一种“秩序”的建立。它不仅仅是物理性空间(包括聚会地点、抵达聚会地点的途径等等),也是精神性空间(聚会的形式、内容以及因而产生的认同感和仪式感)。所有的建筑物和景观都是这种秩序的构建元素——甚至,公共建筑的内部也应该是“秩序”的延展。对于社区来说,“街道空间”是“秩序”的物理实体。通过“街道空间”,社区居民才能汇聚在一起,迸发千变万化的日常火花;并最终凝聚对社区,乃至对城市的认同、记忆与情感。
然而目前基地所在的城市片区有“街道”,却并没有“街道空间”——宽阔的机动车干道与绿化带孤立了街区内的步行活动,并将社区割裂。这座新城,迫切地需要建立起一个“街道生活系统”,而综合文体中心项目正是一个难能可贵的机遇,其本身多元的功能与可观的规模都允许我们设想一个城市出发的起点:一个属于深圳的城市空间模型与公共生活场景。一个社区的源点。
△概念生成分析©也似建筑
△流线分析©也似建筑
在紧凑的用地上,项目被切割为三个体量,对应三个功能组团:体育中心、艺术中心、文化中心。它们在平面上围合出尺度各异的街道、广场和公园;垂直方向上,主体功能悬浮于地面之上,将街道还给城市。
这个从负一层延伸至二层的“能量街区”包含多个向社区居民开放的体育训练场馆、演出场馆、社区活动室与商业店铺等。它是一个自由的、鼓励市民探索的尺度变化丰富的城市空间。高密度的建筑群落与立体城市街区创造出引人入胜的“都市情境”:广场、水体、树阵、剧场、运动空间……
作品详见(复制以下链接进浏览器查看):
https://mp.weixin.qq.com/s/bmLDUVgaIfbLDPsRqhAuG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