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怎样穿越五千年——安徽首个省级AIGC文创大赛获奖揭晓实录
由安徽广播电视台与含山县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首届凌家滩AIGC创作大赛历时四个月,共征集到198件AI原创作品,最终评选出16件获奖作品。凌家滩文化与辽宁红山文化、浙江良渚文化并列为中国史前三大玉文化,本次大赛以凌家滩文化为创作主题,聚焦文化遗产的数字化重现与未来表达。一等奖作品《玉光纪行凌家滩沉浸式时空剧场》采用文化探源加数字重生的叙事框架,构建起多维沉浸式时空剧场,让观众从未来穿越至5000多年前的远古聚落。
科技赋能:AIGC助力文化遗产创新传播
利用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技术,创作者在一个月内高效完成了从脚本创作到视频制作的全过程,极大地提升了创作效率和创意边界。首届凌家滩AIGC文创赛展示了科技与文化的深度融合,通过AI技术让5000年前的历史文化以新颖的形式展现,吸引了全国AIGC创作者参与,不仅丰富了文化的传播形态,还挖掘了遗址背后的社会结构与信仰体系,为文化遗产的现代传播提供了新范式。
《文明的曙光》节目也同时被2025蛇年“AI音乐春晚”选录,“AI音乐春晚”由中国社科院文化发展促进中心、人工智能研究促进中心指导,联线采访了安徽省文旅厅考古处处长潘海涛,他指出AI技术在助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复原和展示中华史前文明的灿烂辉煌方面,可谓大有可为。他在AI音乐春晚上呼吁更多AI专家加入共创,通过AI新技术,让世界更好看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经批准可以唯一在香港、大陆以及澳门发行的期刊《香港经济导报》1月31日报道了以上情况,并以“推動科技創新與文化傳承的深度融合”的亮点在报道中专门提及这个节目。
首届凌家滩AIGC文创赛是我们省第一个省级专门AIGC领域的文旅共创赛事,它真是把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玩出了新花样!以前一提到文化遗产,大家要么总觉得是“老古董”、要么就是“研究价值、艺术品鉴价值”,但这次比赛直接让5000年的凌家滩文化“活”了过来——用AIGC生成绘本、音乐MV、短视频,甚至还能让古人“穿越”到现代对话,简直像开了时空传送门!这种技术不仅让文化元素变得更直观、有趣,还吸引了全国AI创作者参与,彻底打破了传统文旅宣传的边界。比如之前春节期间的文物“脱口秀”、敦煌飞天乐团作品,都是靠AIGC让历史“动”起来,瞬间圈粉年轻人。而且,以后获奖作品还能进入孵化序列,直接对接商业化机会,说明科技不仅能“吸睛”,还能“变现”。最妙的是,AIGC降低了创作门槛,普通人也能用工具玩转创意,我们AIGC大师班系列的公益课活动就是希望推动大家一起共创。未来,AI智能体这些“黑科技”会越来越普及,但关键还是得平衡科技温度和人文深度。
赛事作品总共收到了接近200个,在评审过程中我作为协同参与者的身份和评审专家们交流,展现了极高的创意水准和跨界融合能力,有的则通少儿科普的角度表现了文化的亲和力!总结有三个亮点:一是技术赋能文化活化,如通过AI打开玉器背后文化故事的畅想、从不同角度还原5000年前中华文化起源聚落场景,让历史“可触摸”;二是形式突破传统边界,从科幻故事到国风AI音乐,甚至开发出“数字守护”角色,赋予文物人格化叙事;三是年轻化表达,不少作品将凌家滩符号融入潮流设计,既保留文化内核又吸睛Z世代。更难得的是,许多团队在创作中注重挖掘遗址背后的社会结构与信仰体系,而非简单视觉堆砌,真正实现了“科技+人文”的双向奔赴,为我省文旅IP开发提供了新范式!
凌家滩遗址文创成果与传统文化传承
凌家滩遗址位于安徽含山县,距今约5800至5300年,是中华文明新石器时代标志性遗址之一。自1987年以来,该遗址先后进行了16次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精美玉器。含山县委宣传部副部长表示,希望通过举办文创大赛,创新文化表达方式,使凌家滩古老文化焕发新的生命力,进一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同时,计划利用互联网和数字技术,招募参赛选手创作以凌家滩为主题的互动短视频和文创产品,开发体验性文化消费场景。
玉启五千年:凌家滩遗址博物馆开馆试运营启动仪式即将启幕
嘿,文化达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