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票|巴绣(巫溪嫁花)区域品牌VI视觉系统征集中
巴绣发源于重庆巫溪宁厂古镇,传承历史逾五千年。巫溪嫁花作为巴绣代表,2021年5月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一种融合了图腾信仰、地方礼仪与女性生命经验的传统刺绣艺术。
即日起,巴绣(巫溪嫁花)将正式作为重庆市巫溪县区域公共品牌,通过时尚跨界、品牌联名、非遗焕新等多元形式,向全球发出合作邀约。
巴绣(巫溪嫁花)区域品牌VI视觉系统正在征集中,我们设计了六款LOGO候选方案,承载着六种对巴绣未来的美好期许,为它们投出您宝贵的一票。
方案1
绣未尽·传未止
它的灵感,直接来源于巴绣(巫溪嫁花)“留白不满”的哲学。这个标识,就像一角未完成的绣片,那些空白,是人生哲学的体现,更是一份开放的邀请,邀请我们每一个人,亲手绣上最后一针,共同完成这份传承。
方案2
三生万物
这个方案,将巴绣背后的巫文化与道家“三生万物”的宇宙观相融。它的核心是“X”,既是“绣”字甲骨文的现代演化,也暗含了“巴绣”的拼音首字母。是一套从混沌到秩序、从抽象到具象的模块化设计语言,寓意着巴绣未来的无限可能。
方案3
十字区
“十字针法”是巴绣(巫溪嫁花)的核心骨骼,这一简约线性的标识,既是对古老技艺的致敬,也象征着灵山十巫时代的万物共生宇宙观。而进入如今的AI数字时代,这又代表着手工温度与科技理性的交汇。
方案4
绣语共生
图形源自小篆的“巫”字,两人对舞通天而立,如一根不断之线,连接天地万物。它以“十字针”为骨,用一根不断的线,绣出万物;两人相牵形成“W”的形态,寓意着人与万物的共生,在现代的构图中,重生出巫文化最古老的共生哲学。
方案5
花语年轮
灵感来自巫文化中的“圆”,那是通向未知的门户,也是时间流转的信物。这个如花似轮的图形,由“八方”与“圆”构成,记录了八段生命、八重祝愿、八个世界,象征着宇宙的节律与生命的永续。
方案6
织女座
它以织女星的星图和甲骨文“巫”字为基点,用绣线串联星轨。寓意着这针线,连接的不仅是母女情感,更是巴绣与巫文化与现代人的连接针脚与星轨重叠,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投票时间:
11月9日19:30-11月14日24:00
作品展示详见(复制以下链接进浏览器查看):
https://mp.weixin.qq.com/s/TRAiVEEHyF_YKQ25NHhAww
苏公网安备32021402002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