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美术学院学生作品获得第101届纽约ADC设计大奖青年学生组金奖
2022年5月,“第101届纽约ADC设计大奖”发布青年学生组获奖作品。纽约ADC设计大奖作为广告与设计领域极具声誉的年度评选奖项,旨在对行业内推动艺术性和工艺发展的创意人进行嘉奖和鼓励。2022 The Young OnesADC 国际青年学生创意竞赛作为全球性的专业竞赛,是广受广告、传播和设计类专业学生欢迎的赛事之一,大赛为全球有创造力的学生提供多样机会。Young Ones ADC 竞赛的类目设置与 ADC 专业设计奖项相同,并接受由国际知名设计大师组建的评审团评定,获奖者将获得 ADC 立方奖杯。
鲁迅美术学院中英数字媒体艺术学院反映建党百年来中国纺织工业体系成长壮大的数据可视化作品《布繁》、反映中华诗词文化意境与哲思的动态文字作品《观道序》、面对元宇宙的数字化共生信息场的思辨设计作品《原本》分别获得金、银、铜立方奖。另有三组学生的设计作品获得佳作奖。鲁迅美术学院在“纽约ADC设计大奖”青年学生组全球高校获奖排名中与美国艺术中心学院、纽约视觉艺术学院、德国巴登福腾堡电影学院、美国萨凡纳艺术与设计学院等名校共同入选前十名,也是国内获奖最多的院校。
本年度Young Ones ADC 共颁出 26 座金立方奖,29 座银立方奖,34 座铜立方奖和 130 项佳作奖,鲁迅美术学院中英数字媒体(数字媒体)艺术学院赵璐教授、刘放副教授、毕卓异老师指导的学生宋梓萌、陶怡然;赵璐教授和张阳副教授指导的学生马如龙;赵璐教授指导的学生朱根乐,从全球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成功进入了决赛评审,最终斩获金立方奖、银立方奖、铜立方奖各一项以及佳作奖三项。作品涵盖信息设计、数字媒体设计、字体设计等领域。
获金奖学生代表陶怡然同学谈到:首先感谢我的学校——鲁迅美术学院在理解艺术与设计的社会价值和责任方面对我们的教育与引领,我们的数据可视化作品《布繁》是不凡的谐音,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我们做了大量对信息的梳理和调研,这个过程使我们对中国纺织工业体系从无到有的进程有了全新的认知,我们赞叹于中国纺织产业的生命活力,我们将这种洞察转化为视觉元素呈现出来,这是一次有意义的尝试,感谢学校和老师们。
鲁迅美术学院学生获奖作品通过观念影像设计、动态设计、信息设计等方式,取材当代中国各行业建设所取得的成就以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挖掘中华文明丰富内涵,以中国的民间工艺瑰宝、经典诗词、文化在地性IP衍生品开发等领域为创意灵感来源,并运用数据可视化及前沿数字技术,从而进行有效的跨文化传播。所生成的作品不仅获得了国际评委会专业角度的高度评价与肯定,更是立足中国大地,传播好中国声音,塑造好中华文化形象的探索与尝试。为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展示生动立体的中国风范,塑造更多的为世界所认知的中华文化形象做出我们的贡献。
金立方奖
布繁
学校:鲁迅美术学院
学生姓名:宋梓萌/陶怡然
指导教师:赵璐/刘放/毕卓异
作品获奖类别:数据可视化 金奖
创作思路与过程
获奖作品释义
作品主题的选定来源于建党百年来中国纺织工业体系从无到有,走向繁荣的光辉历程,旨在通过信息可视化的方式梳理中国纺织工业的发展过程和特征,从而让观众了解党的领导下中国纺织服装产业的每一步成长,感受中国纺织产业的生命活力。作品通过调研整理新中国近百种质感、颜色、工艺各异的服装面料,从其中挑选了80种面料种类、13种纤维组成形式、30多种编织方法,多种服装布料的进出口量等信息。
将无序的、繁杂的信息经过“转化”,通过使用合理的视觉化方法解构和组织主题内容,引导观者找到主要信息,形成有意义的、易于理解和传播的信息层级。兼顾内容清晰传达和视觉形式美感二者的结合。让世人共同阅读中国纺织服装百年发展的辉煌历程。同时,在作品的现场展示中选取了不同年代、不同种类的多种布料制作成立体装置,增进了观众对于纺织工艺发展的理解。
银立方奖
观道序
学校:鲁迅美术学院
学生姓名:马如龙
指导教师:赵璐/张阳
作品获奖类别:动态/电影工艺:运动图形 银奖
我尝试将诗句以四个角度呈现并进行创作,这一过程是将文字从字体到图形的变换,即——文字即图形。通过以下的视觉过程的划分,设计分为四个主题:元始之序,嘉美之道,利物之宜,干正之道。(来源于古籍《周易正义》)
设计内容取自李白《登凤凰金陵台》,诗文中的字体以基础的方圆图形为笔画,以形成诗句的平面部分。
无限延伸的迭代公式,意在目前看到的为表象事物,从他出发可以衍生无穷无尽的事物。
铜立方奖
原本
学校:鲁迅美术学院
学生姓名:朱根乐
指导教师:赵璐
作品获奖类别:动态/电影工艺:运动图形 铜奖
综合影像
01:45
获奖作品释义时空以几何形式展现,以几何形式被感官捕捉,这是感知存在的先决。 从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起,几何学迭代至今,人类对于描述世界基本方法的探求从未止歇。 几何学本质是一种先验范畴的方法论和时空观,经历了从范式到混沌,愈加趋近客观世界的本来面貌,这或许是一种回归,这种回归在某种程度上指向了世界的“原本”。
https://mp.weixin.qq.com/s/3XJ2Un5JAgOrEqIJIEERu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