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师》杂志·2022「天作奖」国际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初审结果公示
《建筑师》杂志·2022“天作奖”国际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由中国建筑出版传媒有限公司《建筑师》杂志社、广州市天作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新加坡天作国际设计公司、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联合主办。
广州天作建筑与规划设计有限公司赞助支持《建筑师》杂志共同举办“天作奖”建筑设计竞赛自2012年开赛以来,至今年已举办十届。
本届大赛的主题为“衔接区域的建筑”,由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张伶伶教授出题。截至2022年8月22日,本届竞赛共收到报名699组,核收有效参赛作品683份,涉及参赛学生1480人次,指导老师474人次,来自国内外190所院校,其中:国内院校165所,包含大陆地区162所高校,以及港澳台地区3所高校;国外院校25所,其中美国9所,英国4所,日本3所,瑞典2所,意大利2所,荷兰、德国、新加坡、澳大利亚、丹麦各1所高校。本届竞赛收稿数量达该赛事创办以来历史新高。
本届竞赛的评审工作由评委会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建国主持,张伶伶教授、李保峰教授、陈雄总建筑师、魏春雨教授、张斌教授、卢峰教授、李少云总经理、李鸽主编共9位业内专家担任评委。
鉴于疫情情况及工作日程安排,今年竞赛评审分初审和复审两个阶段:初审工作线上进行,由各位评委对参赛作品做初步筛选;复审工作计划在重庆大学建规学院现场进行。
9月8日晚,全体评委线上进行了第一次评委会会议。会议对本年度竞赛收稿情况做了简单总结,出题人阐释了竞赛题旨,评委们经过讨论明确了初审原则,以及相关评审标准:
竞赛鼓励创新,提倡原创。考察学生捕捉灵感、丰富想象力和创新的能力;考察学生的分析能力,对空间的感知力;设计不要凭空想象,要选择真实存在的场地,就场地提出一个建筑学的良好解答。
考察学生作品把握设计的逻辑性、切入点和关联性。设计要关联主题、外部环境,以关联性为出发点,要有合理的依据,要看从场地分析到最后结果之间的逻辑关系,呈现理念上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从基本的建筑设计层面去考察、去形象化,要体现设计的叙事性、统一性。
作品最后以平实自然的状态呈现。不要一个庞大的鸿篇巨制;要返璞归真,保有纯真,关注设计是不是有真感情,表达的东西是不是原真。
图纸表现要关注最本质的问题,关注学生的综合能力、技术表达。用基本的图示语言表达清楚场地的关系,场所的问题,以及对城市的贡献;在图纸上能呈现学生自主的、深度思考能力,图纸技术深度的表达上应该有基本的建筑学思考和价值观。
摒弃拼贴、过度表现,不要广告效应、视觉刺激和商业行为;摒弃繁杂、浮躁、炫酷;不流于形式表面,不追求视觉冲击。
9月9日—16日,全体评委分别进行了作品初审。第一轮初审中,经过各位评委的精心评选,自683份参赛作品中选出入围作品177份进入本次复审单元(7票10份,6票9份,5票28份,4票44份,3票86份)。
鉴于现阶段全国范围内疫情形势复杂,为配合评审活动相关地方防疫要求,减少疫情传播风险,现场复评时间待疫情稳定后另行安排。竞赛设立一、二、三等奖及佳作奖,其中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佳作奖若干。现场评审产生的入围名单即为最终的竞赛入围结果,入围名单将在评审结束后进行为期一周的网络公示。
作品详见(复制以下链接进浏览器查看):
https://mp.weixin.qq.com/s/bFpqlJ6S5tRdstkMsBh9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