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传播中心公共氛围营造作品征集来啦
一、征集背景与活动宗旨
国家科技传播中心坐落于北京市奥林匹克中心区,作为国家级科学文化公共服务平台,融合科技传播、学术交流与公众教育功能于一体。现面向艺术家和设计师征集公共区域氛围营造设施的设计方案。我们期待您用创新的艺术语言,将艺术品、科学元素与建筑设计巧妙结合,创作出兼具功能性与美学价值的作品。通过您的独特创意,促进科技与艺术的深度融合,共同构建一个充满活力与创意的科学文化空间,弘扬科学家精神,推动社会进步与文化繁荣。欢迎您以艺术之名,为国家科技传播中心注入灵感与灵魂。
科技与艺术融合:促进科技与艺术的深度结合,通过创新设计语言将艺术品、科学元素和建筑设计形态相融合,打造兼具功能性与美观性的作品。
营造文化空间:通过氛围营造设施的设计与实施,构建一个富有创意和活力的科学文化空间,提升公共区域的艺术感染力和科技氛围。
弘扬科学家精神:以国家科技传播中心为平台,传播科学理念,弘扬科学家精神,推动公众对科技文化的认知与理解。
推动社会进步:致力于发挥国家级科学文化公共服务平台的作用,助力社会进步与文化繁荣,体现建筑的功能价值与社会责任。
二、征集目标与主题
01
征集目标
为落实国家科技传播中心公共区域氛围营造项目,现面向国内外著名美术院校、设计单位、独立设计师、艺术家等,征集相关艺术作品与设计方案。
02
主题范围
通过艺术形式体现国家科技传播中心“展示科技成就的平台、传播科学文化的阵地、弘扬科学家精神的殿堂”的功能定位。通过艺术创作颂扬执着探索、改革创新、求真务实、理性实证、精确分析、协作开放的科学精神,弘扬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
03
征集内容
适宜在国家科技传播中心公共区域展示的墙面装饰艺术、功能性公共艺术作品(如坐具、照明装置等)、科技主题雕塑(室内小型雕塑、室外风力系统艺术雕塑等)、科技装置等艺术品或设计方案。
三、组织架构
01
组织单位
主办单位
中国科协科学技术传播中心
承办单位
天津美术学院
协办单位
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
北京电影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印刷学院
北京服装学院、深圳理工大学
广州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
西安交通大学、景德镇陶瓷大学
西安美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
湖北美术学院、中国科技馆学术部
Innovation杂志、科学艺术中心
《中国科学报》《果壳网》
02
组织委员会
总策划
邱志杰天津美术学院
委员
翟立东
中国科学院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杨华上海科技大学创意与艺术学院
林茂中央美术学院
曹晓阳中国美术学院
杨冬江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彭峰北京大学艺术学院
乌日切夫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
孙立军北京电影学院
沈旭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邹峰北京工业大学
田忠利北京印刷学院
贾荣林北京服装学院
肖向荣北京师范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刘陈立深圳理工大学
范勃广州美术学院
焦兴涛四川美术学院
孟令杰西安交通大学
吕品昌景德镇陶瓷大学
武小川西安美术学院
许金龙鲁迅美术学院
张炼湖北美术学院
王国燕苏州大学传媒学院
刘志宇厦门大学海洋学院
策展人
谭勋、徐书瑞、张旭、王中谋
组委会成员
杨辉、张书恒、冯荣荣、柴岩
四、征集方式
01
征集对象
专业组:国内外独立设计师、艺术家、企业机构、建筑设计公司等。
院校组:国内外高等美术院校在校本科生、研究生,毕业未满一周年的毕业生。
02
征集作品类别
此次征集内容包括:墙面装饰艺术类、功能性公共艺术类、科技主题雕塑类、科技装置类等四项类别作品,具体点位详见附件1。要求如下:
1、墙面装饰艺术类
作品形式:(1)AIGC绘画;(2)科学主题插画;(3)科学杂志封面设计;(4)科学论文海报;(5)科普绘本;(6)科普壁画;(7)数据可视化艺术等。
2、功能性公共艺术类
作品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科技感座椅、照明装置等。
3、科技主题雕塑类
作品形式:包括但不限于室内小型雕塑、室外风力系统艺术雕塑等。
4、科技装置类
作品形式:包括但不限于智能互动装置。
创作要求详见文末——国家科技传播中心公共区域氛围营造艺术作品及相关定制化设施征集活动方案
03
评审标准
作品将由活动评审委员会组织专家通过初评、复评进行评选。其中,初评将根据作品的创新性、可行性、艺术性和与公共空间的契合度等进行筛选;复评将从作品的技术执行力、创新度和文化价值等方面进行综合考量。
1、征集作品需体现原创性,可通过材料、造型、技术或艺术形式等进行表达。
2、征集作品需兼具创新性、艺术性与功能性,体现科技感和人文精神。
3、征集作品主题需健康向上,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04
作品提交方式
1、《征集方案报名表》《著作权声明》在官方网站/公众号进行下载并填写。
2、《征集方案报名表》中需详细完成“设计说明”(含设计理念、科学家精神的体现、科学元素的运用、功能性及创新点)、“设计图纸与效果图”(含平面图、天花图、地花图、立面图、3D效果图等)、“落地可行性说明”(含材料选择、施工方式、成本估算及后期维护等)内容。
3、作品初选时可提交照片、视频或模型,以供评审参考。作品电子文件须为JPEG格式,色彩模式为RGB、分辨率为300DPI。
4、投稿方式:
邮件投稿:征集作品连同报名表以“学校(机构)+姓名+类别+作品名”命名,通过邮件发送至征集活动指定邮箱:PAACAF2025 163.com
快递投稿:请将作品寄至:[天津市河北区天纬路4号天津美术学院科研与研究生处(中国科协科学技术传播中心公共区域氛围营造艺术作品征集办公室)]
5、创作时间需为2024年1月1日至2025年3月期间作品。
6、团队创作作品主创人员不超过5人。
7、对于违反以下规定的作品,将被取消参展资格:
(1)含有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相抵触内容的作品;
(2)含有色情、暴力、血腥等内容的作品;
(3)涉嫌临摹、剽窃、盗用及侵犯他人著作权作品;
(4)违反本次活动其他规定的作品。
8、征集作品中涉及的版权、肖像权、名誉权等事宜由作者自负。
05
版权交易与使用
1、版权归属:作品的版权由创作者所有。征集活动后,主办单位将获得作品的使用授权。具体授权范围包括但不限于公共区域的展示、推广等。
2、版权交易:所有入选作品的版权交易将由组委会和作品作者双方协商确定,组委会负责提供法律支持,确保所有作品的版权问题得到妥善处理。
五、时间安排
2025年3月,“公共区域氛围营造艺术作品及相关定制化设施征集方案”活动启动。
2025年3月31日,征集活动截止。
2025年4月,活动组委会邀请国内艺术与设计行业相关专家进行初审。
2025年4月10日,发布初审结果。
2025年4月20日,发布终选结果并进行公示。
2025年4月30日,获奖成果收集与展示。
六、奖项设置
1、征集活动根据作品类别设立最佳设计奖(10万元)、创新奖(5万元)、优秀设计奖(2万元)等奖项。
2、获奖设计方案将有机会被采纳并实际应用于国家科技传播中心。
3、获奖者将获得荣誉证书及奖金鼓励,并获邀参加该项目有关宣传及推广等活动。
七、参展联系方式
1、联系人:
2、征集活动组委会办公地点:天津美术学院科研与研究生处。
八、参展需知
1、因活动产生的住宿、通信、交通、餐饮等支出,由应征者本人自理。
2、因不可抗力因素影响活动,本组委会有权改变方案或终止活动。
3、本征集活动组委会拥有对该活动的最终解释权。
国家科技传播中心公共区域氛围营造艺术作品及相关定制化设施征集活动方案.pdf
附件1:点位布局图.pdf
附件2:报名表与著作权声明.docx
https://mp.weixin.qq.com/s/nJHl_YPc7taEqOuxEwBaa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