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举办第一届大学生生物材料创新设计大赛的通知
一、大赛简介
由中国生物材料学会主办、苏州上海大学创新中心、上海大学绍兴研究院、上海大学温州研究院承办的首届大学生生物材料创新设计大赛,以“共聚、共识、共创”为主题,聚焦生物医用材料、医疗器械方向,涵盖但不限于用于骨修复、心血管、再生医学、体外诊断等多种医用场景的材料及产品。
大赛旨在为生物材料及相关专业大学生搭建平台,激发其研究能力、挖掘专业潜力、提升创新活力,培养高水平优秀专业人才,进一步推动我国生物材料学科发展。大赛每年举办一次。
二、基本信息
1.名称
大学生生物材料创新设计大赛
2.主题
共聚、共识、共创
3.主办单位
中国生物材料学会
4.承办单位
苏州上海大学创新中心、上海大学绍兴研究院、上海大学温州研究院
5.组织机构
1.领导小组
组长由中国生物材料学会理事长担任,成员由学会、承办单位及支持单位等分管具体工作的领导担任,负责审定大赛章程及规则,牵头讨论和决定大赛组织委员会、评审委员会、评审监督委员会。
2.组织委员会
由主办单位、承办单位及支持单位等推荐的人选组成。组织委员会下设秘书处,负责按照大赛章程推动创新设计大赛日常工作的组织实施,并向大赛组织委员会报告工作。
3.评审委员会
邀请中国生物材料学会评审专家以及相关院校、相关领域的资深专家组成,负责在大赛章程和规则所规定的原则下制定评审办法,独立完成评审工作。
4.评审监督委员会
由中国生物材料学会监事会成员和部分受邀专家组成,负责制定评审纪律,对评审工作进行监督,对评审结果具有最终裁定权。
三、参赛要求
(一)参赛对象
1.全国各高校本硕博全日制在读学生(不含决赛时已毕业的学生);
2.每个参赛学生在一届大赛中,只能申报一个作品参赛;
3.以团队形式参赛,团队人数控制在2—5人之间,一个队伍最多2名指导教师;鼓励跨学科专业组队;各院校参赛队数不限;在参赛过程中,不得加入新成员;
4.参赛者在开展研究的各阶段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自觉遵守科学研究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尊重他人知识产权,不得抄袭、代做或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等。
(二)作品要求
参赛作品分为命题组和自命题组。命题组设三个赛道,限在读本科生参赛。每个赛道有两道命题,学生可自由选择参赛(任务要求及评分标准见附件3)。自命题组面向在读本科生和研究生,参赛作品应属于生物材料领域内,题目自拟。
1.组织修复与再生医学材料赛道
(1)软骨再生修复仿生支架的设计与制备
(2)功能化神经导管的设计与制备
2.智能药物递送与治疗系统赛道
(1)具有免疫激活功能的肿瘤靶向递送载体的设计与制备
(2)仿生及活性载体用于靶向肿瘤治疗的设计与制备
3.生物检测与诊断材料赛道
(1)面向即时检测(POCT)的便携式生物传感材料设计与开发
(2)肿瘤诊疗一体化制剂设计与开发
4.自命题
本科生和研究生均可参与,题目自拟。参赛作品应属于生物材料前沿的创新项目,能够反映生物材料学科特点,需清晰定义问题边界、创新点及潜在应用场景,并提供科学依据或预实验数据。
(三)获奖比例
以参赛队伍总数为基数,一等奖约占10%,二等奖约占15%,三等奖约占25%。
四、大赛流程
大赛分为初赛和决赛。初赛为专家线上函评,决赛为现场展示和答辩。具体时间节点如下:
5月9日-7月31日线上报名及递交报告
8月1日-8月15日形式审查
8月15日-9月15日专家线上函评
9月15日-9月30日公示决赛名单
10月9日-10月12日线下决赛(将与中国生物材料大会同期举办,地点:浙江省绍兴市,具体时间将另行通知)
10月13日-10月31日最终名单公示
五、大赛报名
大赛采用线上报名形式,登录大赛官网https://bmcompetition.csbm.org.cn/参赛队伍注册基本信息后,生成参赛作品唯一编号。下载并填写报告书(附件1)以及推荐参赛表(附件2),签字并盖章后,以PDF格式上传至大赛官网。大赛分赛道进行评审,请选择其中一个赛道进行材料的投递。
六、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大赛咨询
朱莲028-85404007@ xsb csbm.org.cn
刘潇钦028-85417078@lxq csbm.org.cn
技术咨询
周杨028-85417078 zhouyang@csbm.org.cn
*查阅下载附件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附件:
1.参赛作品报告模板
2.推荐参赛表
3.命题组题目信息及说明
来源:中国生物材料学会
https://mp.weixin.qq.com/s/3CjCLSqngFm7kRWySSspS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