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北京国际设计周·青年艺术家特邀合伙人公开招募
为了加强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促进北京历史文脉的传承和可持续发展,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为拥有独特宣南文化的西城区寻找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城市文化品牌,全力推动大栅栏琉璃厂等历史文化街区与文物空间的活化利用,北京国际设计周有限公司、北京大栅栏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农商银行西城支行、北京宣房大厚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普罗之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共同发起2023北京国际设计周·前门西区青年艺术家特邀合伙人招募。
该招募活动旨在推动城市更新从空间迭代升级至内容更新、聚集优秀文艺工作者在地创作、将前门西区打造成为最具活力与创新性的全国文旅产业示范区。
前门西区以大栅栏社区为核心,东起前门大街,西至南新华街,南起珠市口大街,北至前门西大街,以北京坊、杨梅竹斜街、大栅栏西街,特别是广德楼、观音寺、五道庙、泰安里为核心驱动,打造旗舰式文化案例以引领区域发展。前门西区承载北京皇城厚重文脉与商脉,是鸿商巨贾、市井民俗的集聚荟萃之所。建筑文化、商贾文化、梨园文化、会馆文化、故居文化、京味文化在这里汇聚交融,相互影响、和谐共生,是北京最具文化底蕴与古都记忆的老城更新片区。
前门西区组委会现面向全球开放式招募2023北京国际设计周·前门西区青年艺术家特邀合伙人,邀请青年艺术家向2023北京国际设计周·前门西区组委会提交包含文化艺术展览展示、文艺演出、实验剧、小型音乐会、时尚秀、主题沙龙、文化体验、创意市集、品牌快闪等相关的活动方案。活动方案经筹委会评审筛选后,将受邀进入2023北京国际设计周·前门西区筹备流程。该方案创作团队的代表将获得主办方颁发的荣誉证书,并受邀成为前门西区青年艺术家特邀合伙人。
一、组织架构
指导单位:
北京市西城区文化和旅游局
主办单位:
北京国际设计周有限公司
北京大栅栏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农商银行西城支行
北京宣房大厚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普罗之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学术支持:
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
北京服装学院时尚传播学院
首都经贸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
承办单位:
北京有鸣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
华高莱斯国际地产顾问(北京)有限
公司
青年设计100
艺术设计论坛PechaKuchaBeijing
GPS潮流艺术
北大资源天竺艺术中心
北京千年时间画廊
二、专家阵容
王昱东
北京国际设计周组委会办公室副主任
刘铁军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
张婷婷
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副教授
刘烜
青年设计100执委会副主任
吴琪
北京服装学院时尚传播学院副教授
赵虹
九合正中建筑设计事务所总设计师
王翔
北京普罗之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艺术总监
马久越
中央民族乐团作曲家、新民乐创始人之一
马骅
薇缔亚(日本)国际传媒株式会社社长
姜鹏
华高莱斯国际地产顾问(北京)有限公司合伙人
姚思汝
演出策划人、制作人
张思永
艺术策展人
三、招募内容
01
招募对象
本次招募面向的人群,包括策展人、艺术家、设计师、建筑师、音乐人、影视人、戏剧人、语言艺术、表演艺术等与文化艺术活动内容策划、创作、设计、制作、表达相关的专业人士。个人、团队、公司、组织机构等都可以应招。
02
活动安排
2023年6月-7月,报名阶段
凡有兴趣参与应征的个人、团队、公司、组织机构等,请先填写报名表。
2023年6月-7月,初步沟通阶段
根据报名情况,组委会工作组将与报名者取得联系,安排报名者参与踏勘活动。
2023年6月-8月,创作阶段
报名者进行方案创作,方案提报及互动沟通。
2023年9月,公布阶段
由组委会工作组组织专家进行综合评估,评选出入选方案及青年艺术家名单。
说明:由于本次招募涉及专业较多,每个专业对于内容的要求与标准存在差异,在收集了报名表后,由工作组与报名者具体另行沟通。
03
报名或咨询方式
如您对活动感兴趣,有任何问题,都可以与工作组联系,欢迎咨询交流。
联系人:良生老师
微信号:
邮箱:13811341136 163.com
四、前门西区活动内容方案征集点位
01
护国观音寺
大栅栏西街向西,与樱桃斜街和铁树斜街交接之处,有座古老的建筑护国观音寺,是街区地标性建筑,因此大栅栏系西街也被称为“观音寺街”。《日下旧闻考》称:“观音寺街以寺得名,则寺之由来久矣。”在观音寺山门殿东北侧有一个旁门,门首上嵌入了一条砖雕,上书:护国观音寺,乾隆甲申年桂月重修。乾隆甲申年即公元1764年。
观音寺坐西朝东,三进院落,由山门、正殿、大殿、藏经阁和两层北罩楼组成,这里曾是观世音菩萨的道场,几百年间,香火鼎盛,信众如云。
据史料记载,以观音寺、五道庙为轴线形成的杨梅竹斜街、樱桃斜街、铁树斜街、棕树斜街,贯通了金中都、元大都、明北京城三朝皇城,被誉为“一脉贯三都”的大吉之地,所以这里也有“北京龙脉”的称谓。正因为如此,神龙摆尾,才成就了跨越几百年,繁华依旧的前门大栅栏商业街。无论达官显贵、坐商行贾、京剧名伶,还是寻常百姓,他们围绕观音寺,构成了著名的观音寺街,也就是大栅栏西街的生活百态。所以,北京南城有句老话儿,叫“先有观音寺,后有大栅栏”。
建国后护国观音寺成为居民院,寺门前曾经盖房子开过菜站、小卖部,古庙被掩映在杂乱的建筑之间。2018年8月,护国观音寺文物修缮工程正式启动。在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专家、原北京市古代建筑设计研究所有限公司总经理马炳坚等专家的指导下,修缮从一开始就坚持不改变文物原状、修旧如故、最小干预、最大程度尊重传统、保持地方风格等原则。修缮过程中,砖、瓦、脊件、石活、雕刻构件均尽量收集旧料,添配的材料也按旧构建尺寸、样式定制,按照原有工艺进行修缮施工,最大限度恢复了原有风格和样式。
经过修缮,护国观音寺终于再次露出了“山门”,“护国观音寺”和“云山碧海”的篆刻清晰可见。漫步在院落中,重现光彩的护国观音寺不仅建成了山门殿前小广场,还可以看到明显的明清时期黑活大式硬山建筑和黑活小式硬山建筑。正殿内留存的珍贵旧彩画,经过增补,也实现了留存部分与现存彩画的和谐统⼀
按照计划,护国观音寺将作为大栅栏历史文化展览馆于2023年10月正式对公众开放。展览馆将主要用于展示大栅栏地区历史沿革及北京商业文化,进一步挖掘古代北京城作为全国范围内最大的消费中心这一重要功能,全面现明清以来北京商业发展的整体风貌,成为北京老城区具有活力的综合文化中心。
02
五道庙
五道庙,因五道街、樱桃斜街、铁树斜街、韩家胡同和堂子街五条胡同在此处交汇,故名“五道庙”,时人认为这里是“京师龙脉汇聚之所”。明《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载有五道庙,属正南坊。《宸垣识略》载:五道庙在虎坊桥东北。1965年北京市整顿街巷地名时改称五道街,并将五道庙头条、五道庙二条并入。
五道庙和观音寺作为大栅栏片区斜街的首尾位置和最具老北京、老百姓烟火气的精神场所,在国家大政策和北京市城市更新计划的指导下,对整个大栅栏西街片区活化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和标杆意义,以点位联动带动片区活化,成为老城文化产业发展、社区和谐共生和吸引年轻流量的重要推动力。
03
泰安里文化艺术中心
虎坊桥至天桥一带曾是民国初年香厂新市区的所在地。1914年6月,北洋政府在北京成立了“京都市政公所”,宣布开辟香厂新市区。北洋政府聘请西方建筑设计师参与设计,仿照西方国家模式进行城市规划及市政基础设施改造。短时间内,在宣南地区建起了一座“文明之城”,成为当年北京最西化、最繁华和最时尚的地区。它集购物、餐饮、娱乐为一身,其盛景犹如今天北京的CBD地区,泰安里即当时新市区建成的代表性建筑之一。
其建筑形式独特,是仿上海的里弄式格局,由两排六座带内天井的二层围楼组成;各幢建筑相对独立,以砖木结构为主,通过内隔墙分割为诸多小房间,整个建筑内中庭宽敞,但房间较为狭窄,有窗但采光较差。
泰安里是北京中轴线及周边建筑组群中一个极具特色的建筑个体,是表达民间建筑形式的建筑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对中轴线建筑组群的一种风格补充。泰安里与建设控制区内的其他建筑共同构建了中轴城市格局和开阔的城市空间,烘托了北京中轴线的城市中心地位。
梅兰芳祖居
梅兰芳祖居的前门位于铁树斜街101号,后门位于樱桃斜街62号,为我国著名京剧大师、“四大名旦”之首梅兰芳先生的出生地,是他真正的祖居。其祖父梅巧玲为“同光十三绝”之一,该处为其住宅。梅家为梨园世家,从梅兰芳祖父梅巧玲算起,一门四代从事戏曲艺术。
据记载,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梅兰芳诞生于李铁拐斜街45号,最早为其祖父梅巧玲购置居住,这所普通的四合院记载了梅家几代人为我国京剧发展所做出的努力与杰出贡献。虽然这条街如今改名叫“铁树斜街”,门牌号也改成了101号,但是房子仍旧没有错。据说,这处寓所是梅兰芳的祖父梅巧玲购置的。原来的宅院,外面沿街建有高墙,门楼与宅门相对,街门上还有对联,上联“门庭香且宝”,下联“家道泰而康”。全宅为二进四合院,左右对称,保留较为完整,后由于四合院中迁入多户人家,在院中加盖了其他房屋,现在只能由前后门分别进入前后院落。这里昔日的浅吟低唱,唱念做打,行头油彩与动人传说不曾磨灭,历久弥新。
梅家老宅所在的铁树斜街,是北京大栅栏的名街之一,是八大胡同和其北面商店与居民区的分界处,八大胡同均在其南面。一说到八大胡同,很多人都会想到烟花柳巷处。其实清末民初的八大胡同除了大量的烟花场所外,更早的是戏曲艺人生活和从艺之地,可谓当时的戏曲演出活动的汇聚地。所以,在这其中的梅家祖居无疑是孕育京剧文化的代表性建筑,是大栅栏历史街区文化价值的重要体验地。
05
云吉班旧址
在明朝初期,云吉班所在的陕西巷这条胡同里聚集了许多陕西籍的木材商人,他们在此囤积木料,因此得名陕西巷。1965年,北京整顿街巷名称时,将原陕西巷头条、裤堆胡同、裤脚胡同并入。目前,这条胡同南起珠市口西大街,北至铁树斜街,全长约390米,宽约6米多。
云吉班位于陕西巷52号,建于清末民初,是当年名动公卿的名妓小凤仙初到北京所在的地方。1913年,年仅13岁的小凤仙来到这里卖唱。1920年小凤仙在这里与蔡锷将军结识,英雄美人缠绵悱恻成就千古美谈。蔡锷将军曾书写了一副对联——“自古佳人多颖悟,从来侠女出风尘。
建筑极具研究特色,为两层,砖木结构,用地狭长。如今,这座房屋的整体形式保存较为完整,开口朝南,便于各个房间通风。民国特色的拱形楼门的门楣上,有个长方形的砖雕匾额,字面已被抹掉。进门后的院落,巧妙的天井的设计使阳光照进屋内。再穿过狭长的甬道,进入后院,云吉班旧址就呈现在眼前,虽然经历了岁月的蚕食,但仍然保存着原来的风貌。
06
朱家胡同45号茶室
朱家胡同为八大胡同之一。朱家胡同45号始建于民国初年,是临春楼茶室旧址。45号茶室为一幢两层中式小楼,入口有砖砌的瓦檐门罩。楼体为二层砖木结构,平面呈“凹”字形,南为“凹”字开口方向,占地东西20米,南北8米。院内有楼梯上二楼,二楼有外廊通向各房间。木结构外包厚砖墙,小方柱,隔墙全用板壁。建筑保存较为完整。站在朱家胡同45号茶室的二层,老北京错落有致的四合院的灰瓦白墙尽收眼底。
07
大栅栏观音寺片区老城保护更新项目位于大栅栏历史文化街区内。项目四至为北至琉璃厂东街,南至五道街、铁树斜街与大栅栏西街双号,东至桐梓胡同、煤市街,西至南新华街。该片区总占地面积15.4公顷,原有总户数2394户,总人口6293人。该项目是大栅栏片区第一个申请式退租的项目,采取应腾尽腾退租政策。目前已涉及腾退243个门牌,腾退1081户,腾退面积23421.52平方米。片区整体呈现“斜街为轴、一寺一庙、宜居宜商”的特色空间为基础,根据新的定位进行功能判定,形成一轴、两核、三区、四片、多节点的空间结构。
图片
按照时任市委书记蔡奇“打造第二条杨梅竹斜街”的指示,该项目将延续和升级杨梅竹斜街的保护、建设、更新模式。观音寺片区老城保护更新项目,发扬和继承杨梅竹斜街的成功经验,补足杨梅竹斜街的短板,结合上位规划和新的时代要求,在充分研究政策和项目特征的基础上,继续围绕改善人居环境、保护老城文化与风貌、腾退资产能有效运营、业态转型及活力增强、社会保障与民生改善五大目标,立足于“街区共生化、管理智慧化、更新可持续”三个创新点继续开展工作,汇聚专业设计团队、责任规划师和企事业代表的智慧和力量,共商共议制定改造提升方案,让观音寺片区项目成为既有现代气息又彰显历史底蕴的特色街区。
具体空间:
大外廊营胡同6号、甲6号项目、谭鑫培故居、樱桃斜街121号、樱桃斜街15号等。
大外廊营胡同6号、甲6号示范院:
大外廊营胡同6号、甲6号示范院是“观音寺片区老城保护更新项目”的首批试点院落,占地面积约793㎡,建筑面积514㎡。秉持尊重历史、共享共生、兼具活力时尚的设计原则。整体风格上尊重传统院落现状空间格局及建筑主体风貌的同时,景观、照明设计兼具时尚元素。两个院子拆除围墙,形成“1+1>2”的院落共享空间,室内以大空间为主,满足各类企业灵活使用要求。
五、活动激励
入选方案及方案创作者均可并获得主办方的官方推广;
入选方案均可获得主办方颁发的荣誉证书;
入选青年艺术家特邀合伙人的,均可获得主办方颁发的荣誉证书;
入选方案优先享有北京农商银行文创孵化扶持政策,具体由北京农商银行与获奖方案创作者(团队、公司或机构)另行洽谈签约。
说明:获奖方案的落地实施,由主办方与创作者(团队、公司或机构)另行签署合作协议。
©版权归属北京国际设计周
https://mp.weixin.qq.com/s/BdKtKpoJNw1sx0PRvBcRj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