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艺术与海洋主题作品大赛“潮汐之外”征稿启事
征稿启事
01
大赛背景
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Institute of Deep-sea Science and Engineering,CAS)位于中国海南省三亚市鹿回头半岛,是直属中国科学院的科研事业单位。中科院深海所构建深海科学研究、工程技术、海上作业相融合的科研体系,拥有“探索一号”“探索二号”“探索三号”科考船、“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深海勇士”号4500米载人潜水器、大型深海超高压模拟试验装置等重大深海装备和科研平台,是我国海洋研究的重要力量。
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
图源: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
为实现资源共享、共同发展,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与中国美术学院于2019年签订了科普合作框架协议,结成长期、全面的战略合作伙伴,为海洋科学普及共同努力。截止目前,已成功举办了六届“艺术与海洋”主题绘画作品大赛,在中国科学院公众开放日策划实施了艺术与海洋优秀作品展、美美讲堂社会美育课等共建活动,并组织中国美术学院师生参加“探索二号”“探索三号”科考船首航、科艺融合等科考航次,艺术家随航开展艺术创作和交流,在暑期组织了多支“潜行·筑梦”社会实践小分队,分别进行了实地走访考察、写生主题创作、科普空间补充设计等共建活动。
“艺术与海洋”主题绘画大赛优秀作品展
图源: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
2025年,我们继续举办第七届“艺术与海洋”主题作品大赛。本届大赛以“潮汐之外”为主题,面向中国美术学院师生及校友征集优秀艺术作品。
Beyond the tide
02
大赛主题“潮汐之外”
潮汐,是地球海洋的呼吸。月球引力牵引着海水,形成周期性的涨落,潮起潮落间,孕育了丰富的海洋生态系统,也见证了人类文明的兴衰更替。
然而,潮汐之外,还有更广阔的海洋——“地外海洋”。地外海洋是存在于地球以外的天体上的液态水体,可能由水、甲烷、乙烷或其他液态物质构成,或存在于天体表面,或被厚厚的冰层或岩石层覆盖。在太阳系中,海洋也并非地球独有。
木卫二、木卫三、木卫四、土卫二和土卫六的冰层之下,隐藏着液态水的海洋,而土卫六的地表海洋则由甲烷或乙烷构成,即使在零下170摄氏度的极寒中也不冻结。这些地外海洋的环境、成分和生命特征可能与地球海洋截然不同,它们或许是冰冷荒芜的世界,或许是孕育奇异生命的摇篮。
对地外海洋的探索从未停歇。从“伽利略”号到“朱诺”号,再到“卡西尼-惠更斯”号,探测器传回的数据不断刷新我们的认知。2023年,欧洲空间局的JUICE探测器启程前往木星系统,探索木卫二、木卫三和木卫四的冰下海洋;2024年,NASA的欧罗巴快船探测器奔赴木卫二,近距离考察这颗可能孕育生命的海洋星球。中国的“天问四号”预计在2030年前后进行木星系探测。宇宙中是否存在其他生命?地外海洋或许将为我们揭晓答案。
地外海洋的探索不仅是科学的前沿,更是人类对自身起源和宇宙生命可能性的深刻思考。每一次探测任务的突破,都可能为我们揭开宇宙生命之谜提供新的线索。因此,我们将第七届“艺术与海洋”主题作品大赛主题定为“潮汐之外”,邀你一起探索地外海洋的奥秘。用艺术的语言描绘星辰之璀璨、生命之坚韧、文明之奇妙、科学之壮丽,激发人们对地外海洋探索的热情,对追寻生命起源的关注。
Beyond the tide
03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
共青团中国美术学院委员会
Art and the Ocean
Beyond the tide
04
大赛细则
(一)本次大赛设一、二、三等奖
一等奖:2件/组,每件/组奖励人民币6000元;
二等奖:3-6件/组,每件/组奖励人民币3000元;
三等奖:6-12件/组,每件/组奖励人民币1500元;
优秀奖:12-15件/组,每件/组奖励人民币1000元;
实际获奖作品数量,由组委会和专家评审团根据投稿实际情况商定。所有获奖奖金为税前金额,税费自理,由学校计划财务处代扣。
(二)截止时间:
2025年5月10日
(三)征集要求:
(1)参赛对象:面向中国美术学院在校师生及驻留计划等优秀毕业生和教师广泛征集,公开征稿。
(2)参赛类型:以国画、油画、版画、水粉、水彩、动画、插漫等形式的绘画作品,短视频、动画、海报平面设计、文创设计衍生品、伴手礼纪念品等。
(3)作品要求:
美术类作品:国画、油画、版画、水粉、水彩、插漫等绘画作品初赛需提交作品高清照片1张以上(单张3M以上,可包含完整画面和局部细节等多张),复赛以实物形式现场复评。
设计类作品:海报、文创衍生品等作品可直接提交JPG或JPEG格式电子文件。
视频类作品:短视频、影视动画等作品需以MP4格式提交,分辨率要求不低于1080p。
参赛作品要求必须原创,作者拥有作品全部的知识产权;创作理念创新独特、内容契合主题、色彩和谐美观、作品表现力强。
(四)投稿方式:
投稿需填写大赛报名登记表(附件1)以及作品原创性说明(附件2)。所有文件需放置文件夹,并以压缩包形式发至邮箱caatwsj@163.com参加初评。文件名、压缩包等,均以“作者姓名-作品名称-作品类别-尺寸规格”的格式命名(例如:梵高-向日葵-油画-91cm72cm.JPG)。
作品评选
大赛组委会将组成专家团队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所有参赛作品进行评选。评选分初评和复评,初评将根据所有电子文本与图片进行,通过初评的作品,将另行通知开展实物作品复评。
进入复评的作品实物和纸质材料(附件1、2),需在规定时间内送到指定地点进行实物评选(地点待定,涉及装裱、邮费等需自理)。根据实际情况,最终评选出一二三等奖若干。
收藏展览
优秀作品,将在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等地举办优秀作品展,颁发参展证书;获奖作品,将由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收藏,颁发获奖证书,并放置于科普展厅和公共空间长期展出。
主办方还将不定期组织优秀作品作者赴实地看展,并进行深海科考科普体验和社会实践等活动。
知识产权保护
(一)参赛作者申报的作品不得侵犯其他第三方的专利权、著作权、商标权、名誉权或其他任何合法权益。
(二)参赛作者申报的作品所包含的任何文字、图片、图形、音频或视频资料等,作者具有法定署名权。
Beyond the tide
05
咨询方式
联系人:冯老师、黄老师,
联系方式:0571-87200059
本则征稿启事大赛组委会有最终解释权。
附件:
附件1:大赛信息登记表.docx
附件2:参赛作品原创性承诺书.docx
附件3:“潮汐之外”参考资料.docx
交流群二维码
联系学生二维码
共青团中国美术学院委员会
2025年2月18日
Beyond the tide
06
第六届优秀作品
一等奖作品
《爱与海洋》
于莉莉
《一立方米的海》
叶芳甸
需要【专利申请代理】,点击图片链接详细了解
二等奖作品
《来自大海的一封信》
黄剑波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於波杰
《沉船遗物》
崔圆珺王楚玥
《珊瑚海》
庞昕怡
《化生》
石子源
《游·向何处》
彭英杰
《岁月海碑》
俞婕
三等奖作品
《远航》
马瑄
《海洋难抵极》
陈佳奕
《共生系列》
徐婷菲
《在你怀里得到生存》
陈涔
《亚特兰蒂斯》
陶德安
《槐南一梦》
余潇
《海韵交织》
林圣颖刘彦池
《潮声回响》
郑嘉钦
《共生》
项晨露
《如鱼得水》
董敏洁
《蓝色贸易——寻找马尼拉》
陆杨洋徐诗捷
往届回顾.
第二届优秀作品
第三届优秀作品
第四届优秀作品
第五届优秀作品
https://mp.weixin.qq.com/s/usBuN8fzRUTJAPgn5LW0X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