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沽铁钟回归20周年|这是一封征集函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
一口熔铸大沽英烈、热血忠魂的铁钟
一段英勇不屈、抵御外侮的沧桑历史
一场蒙难漂泊、终回故里的传奇经历
2005年7月,大沽铁钟回归祖国
回归之路烙印着坚韧,传承着文脉
漂泊百年的游子归依
归乡二十载的砥砺前行
悠扬的钟声鸣响着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时代强音!
1884年“乐威毅公祠”铁钟,俗称大沽铁钟,是为纪念在第三次大沽口保卫战中壮烈殉国的直隶提督乐善而铸,八国联军侵华时被英军掳至朴茨茅斯市,2005年由英国政府无偿返还。它的传奇经历见证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展示了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与和平发展的大国担当。
本次征集活动,旨在深入挖掘国家一级文物,大沽口炮台遗址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大沽铁钟”的深厚内涵和历史价值,让更多人了解其背后的故事,弘扬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活动主题
传承·不以山海为远——大沽铁钟回归20周年
征集范围
征集对象:社会各界人士、文创企业、设计机构、大中小校师生及相关爱好者等。
征集时间:即日起至2025年5月31日
征集内容
【文物史料类】
·有关国家一级文物大沽铁钟、大沽口地区的文献史料、相关实物、影像资料,以及各级媒体报道的新闻通讯稿等(如老照片、报纸杂志、相关书籍、家谱、笔记、旧地图海报、纪念牌匾、徽章印章、文件、证件、票据等)。
注:在充分征求文物收藏者意愿的基础上,采取社会捐赠、借展代管、复仿制等多种形式。
【文化创意类】
·包括但不限于旅游纪念品、办公用品、文化用品、家居用品、饰品、服装、包装设计、印刷品类等。
·提交作品应包括设计图稿、效果图、设计说明等,设计图稿要求为JPEG或PDF格式,分辨率不低于300dpi。
【艺术作品类】
·包括但不限于书法、绘画、雕塑、摄影、剪纸、刺绣等艺术形式。
·提交作品应为原作,书法作品不超过4尺对开,绘画作品为A3纸张尺寸(横版),雕塑作品尺寸不超过2立方米,摄影作品要求为JPEG格式,分辨率不低于300dpi,并提供作品的创作说明。
【宣讲稿件类】
·包括宣讲音频、原创稿件、散文诗歌等形式,以小切口讲好大主题,内容需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突出时代性。
·提交作品应为原创,稿件字数不限,宣讲音频mp3格式,并提供作品创作说明。
【数字产品类】
·包括但不限于动画、游戏、短视频、音频、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数字产品。
·提交应包括作品的演示视频、源代码(如有)、设计说明等,视频要求为mp4格式,16:9横版比例,分辨率不低于1980*1080。
评审流程
评审:由大沽口炮台遗址博物馆组织对所有投稿作品、文献史料进行评定审核,对入围作品予以颁发证书。
公示:评审结果将在大沽口炮台遗址博物馆微信公众平台进行公示。
投稿方式
【线上投稿】
参与者可将作品及相关材料发送至大沽口炮台遗址博物馆邮箱:dagukoupaotai@163.com,邮件主题名称注明“大沽铁钟作品征集+作品类别+作者姓名+联系电话”。
【线下投稿】
可将作品及相关材料邮寄至以下地址:天津市滨海新区东炮台路1号大沽口炮台遗址博物馆。邮寄时请在信封上注明“大沽铁钟作品征集”字样。
联系人:大沽口炮台遗址博物馆
联系电话:022-25232803,022-25232288
版权事项
·提交的作品须是原创,未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和其他合法权益。
·本次征集的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大沽口炮台遗址博物馆拥有对作品进行复制、展览、出版、信息网络传播等权利。
·大沽口炮台遗址博物馆将对入选作品进行媒体宣传,并推荐参加版权领域有关评奖、展示等活动。
·本次活动不收取作品申报人任何费用。主办单位拥有对本次活动的最终解释权。
如今
大沽铁钟岿然镇守在它最初的地方
透过无形的钟声
讲述着这片热土的历史变迁与它背后的故事
——守岁月传文脉待您共鸣——
https://mp.weixin.qq.com/s/6V7Mh202JW-SpXeZKCqWv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