缙云县智慧建筑产业园面向全社会征集园区中心景观雕塑设计
缙云县智慧建筑产业园项目位于县城仙都路北入口,是我县建筑业集智慧建筑、设计研发、咨询服务等一体的园区,共七栋高层建筑(具体见附图)。为进一步提升园区的辩识度,增加文化内涵,美化公共空间环境,现面向全社会公开征集具有创新性、艺术性与时代感的园区景观雕塑设计稿件。我们诚邀广大艺术家、设计师及设计团队积极参与,共同为园区增添亮丽的风景线。以下是征集活动的具体要求:
设计主题阐述
提交作品需明确设计主题,主题应紧密围绕缙云文化特色、建筑文化、历史传承、现代智能等任一或多个方面进行创意构思。请详细阐述设计主题的背景、意义及与周边环境的融合性,展现雕塑作品在提升城市形象、激发公众情感共鸣方面的潜力。
创意构思介绍
请详细描述雕塑的创意来源、设计理念及所表达的核心思想。创意构思应新颖独特,能够引起公众兴趣,同时考虑雕塑与周围环境的对话与互动,体现艺术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雕塑尺寸与材质
明确雕塑的预期尺寸(长x宽x高),并考虑其在实际环境中的视觉效果及空间占用情况。材质选择上,鼓励使用环保、耐久且易于维护的材料,如不锈钢、铜、石材、玻璃钢等,同时也可探索新型材料的应用,但需说明材料选择的理由及其对雕塑整体效果的影响。
色彩搭配方案
提供色彩搭配方案,说明主色调、辅助色及色彩过渡的设计思路。色彩选择应考虑雕塑与周围环境的色彩协调,既要突出雕塑的艺术性,也要与环境形成和谐统一的整体效果。
作品示意图展示
提交设计稿需包含至少三视图(正面、侧面、顶面)及至少一张立体效果图或模型照片。示意图应清晰展示雕塑的形态、结构、细节,以及色彩应用效果,便于评审团准确理解设计意图。
设计理念说明
深入阐述设计背后的理念,包括但不限于创作灵感、设计过程中的思考、想要传达的信息或情感等。设计理念是评审过程中的重要考量因素,它体现了作品的文化价值和社会意义。
制作技术要求
简述雕塑的制作工艺、安装方法及后期维护建议。包括但不限于结构稳定性、加工精度、焊接或铸造技术要求、表面处理工艺等,确保雕塑能够安全、高质量地实现设计构想。
附加创意说明
如有其他创意亮点或特殊设计考虑,如灯光效果、互动装置、季节性变化设计等,请在此部分详细说明。这些附加创意能够为雕塑增添更多层次和趣味性,提升公众体验。
征集对象
面向全社会公开征集,单位、组织、专业设计团队和个人均可参与。
征集时间
请将设计稿件(包括设计说明文档、示意图、设计理念阐述等)以电子文档形式发送至指定邮箱地址。邮件主题请注明“景观雕塑设计征集-作者姓名/团队名称”。征集活动自发布之日起至2025年3月20日止,逾期提交的稿件将不被接受。
评选与奖励
1.评选标准:作品的艺术性、创新性、与环境的协调性及可实施性。
2.评选流程:由专家评审团进行初评、复评,最终选出优胜作品。
3.奖励设置:
一等奖:1名,奖金人民币20,000元,作品将被制作并安置于指定地点。
二等奖:2名,奖金人民币3,000元。
三等奖:3名,奖金人民币1000元。
特别说明
1.本次活动不收报名费,所有应征作品方案概不退还,创作者请自留底稿。
2.应征作品必须是作者原创,除参加本次征集活动外,未曾以任何形式公开发表。不得侵犯第三方的权利,如应征作品发生侵权纠纷,由作者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并取消参选资格。
3.入围作品在作者领取奖金后,其作品著作权归主办方所有。主办方拥有入围作品的所有权、使用权(包括对其进行再设计、生产、展示、出版及其他形式的宣传等)。入围单位或个人不得自行使用或转让第三方。
4.投稿人需签署《缙云县智慧建筑产业园中心景观雕塑设计征集活动应征承诺书》,视为同意并遵守主办方的全部规定和要求。
5.在符合要求的作品中,如遇相同设计效果的征集稿,则以主办方接收到完整投稿的时间顺序为优先级对作品进行排序。
6.主办方对本公告、附件及其补充文件拥有最终解释权。
联系方式
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
联系人:周锦辉
邮箱:245348430 qq.com
地址:丽水市缙云县五云街道永宁星座1402室
我们期待您的精彩作品,共同为缙云城市建设和建筑业发展贡献力量!
缙云县建联置业有限公司
2025年2月20日
扫描下方二维码
下载相关报名附件
缙云县智慧建筑产业园介绍
项目概况:区位优越,产城融合
缙云县智慧建筑产业园坐落于“中国天然氧吧”缙云县五云街道五都区块,距县城核心仅3.5公里,地处仙都路北延伸段与42省道交汇处,交通网络四通八达,无缝衔接城市主干道与区域经济动脉。项目依托缙云县中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生态底色,将“山水之城”的温润气质融入园区基因,打造集生产办公、展示销售、行业信息交流于一体的智慧建筑产业聚集地,成为连接城市发展与产业升级的战略支点。
规划布局:高效集约,绿色共生
园区规划七栋现代化办公楼,以“高低错落、功能联动”为设计原则:1#、2#楼以12层高度构建视觉焦点,3#-7#楼11层布局形成梯度呼应,既塑造了层次丰富的天际线,又实现土地资源高效利用。建筑群围绕生态中庭与共享空间展开,地下室通过立体化优化策略提升停车与仓储效率,地面则以绿廊、透水铺装等绿色技术实现园区“碳中和”目标,呼应缙云“生态立县”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核心优势:智慧赋能,未来前瞻
1.全周期产业生态圈
园区深度融合“建筑+科技”基因,配置智能化管理系统与物联网平台,实现能耗监控、安防联动、资源共享数字化。企业可通过云端协作平台进行跨楼宇资源调配,打造“一站式”产业链闭环,从设计研发到展示销售,形成上下游无缝对接的产业生态。目前已有将近20家建筑业企业及关联机构入驻,涵盖建筑施工、招标代理、造价咨询、工程监理等全链条业态,初步构建起协同共生的行业生态圈。
2.弹性空间,多元场景
采用“空间模块化”设计,办公单元可自由分割组合,满足企业从初创孵化到规模扩张的全周期需求。创新性融入共享会议室、路演中心、行业展厅等复合功能,实现“一空间多场景”切换,赋能企业应对市场变化的敏捷能力。
3.成本优化,价值共生
通过结构轻量化、机电系统节能选型、立面幕墙单元化预制等策略,降低建设与运维成本,为企业提供高性价比的智慧办公空间。园区更引入集中采购、政策对接等增值服务,助力企业轻装上阵。
地标形象:现代美学与人文记忆交融
建筑立面以“缙云山水”为灵感,通过流线型玻璃幕墙与金属格栅的虚实对比,勾勒出层峦叠嶂的现代美学意象。夜幕下,动态LED光效将楼体转化为城市艺术装置,成为42省道沿线的标志性视觉名片。园区内部则通过围合式布局营造“隐秘花园”,兼顾独立办公的私密性与社群交流的开放性,实现“外向链接城市,内向自成天地”的哲学平衡。
未来愿景:行业标杆,共荣共生
缙云县智慧建筑产业园不仅是一个物理空间载体,更致力于构建建筑行业的创新策源地。通过定期举办行业论坛、技术工坊与产学研对接活动,园区将成为长三角建筑产业升级的“智慧引擎”,推动缙云从“建筑之乡”向“智造高地”跨越发展。
入驻对象与愿景
园区面向缙云县内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建筑业施工企业及关联服务机构开放,包括建设工程招标代理、造价咨询、监理、设计、地质勘察、工程检测等全产业链伙伴。我们以“聚链成势、协同创新”为目标,期待更多优秀企业加入,共同打造区域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标杆平台。
在这里
生态与科技共呼吸
产业与城市共生长
传统建筑智慧与数字未来在此交汇
书写建筑企业的无限可能
缙云县智慧建筑产业园
诚邀您携手同行,共创未来!
▨来源:缙云播报
https://mp.weixin.qq.com/s/30ieHOYORWngAmBuL08D3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