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征集"抗疫"文艺文学作品的通知,宁化县文昌阁、宁阳古街(小溪路)楹联征集活动
2022年初春,新冠疫情突然袭来。为众志成城抗疫情,同舟共济渡难关,我们将推出线上抗疫文艺作品展播,用文艺作品进一步激发全区人民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决心。现诚邀全区广大文艺爱好者用笔墨、镜头记录龙潭干部群众攻坚克难、不辞辛苦、默默奉献的抗疫故事,创作一批鼓舞人心、凝聚力量、催人奋进的抗疫题材文艺作品。
一、征稿对象
全区文艺爱好者。
二、作品形式
音乐、舞蹈、书法、美术、摄影、短视频、文学作品等。
三、征稿要求
所创作文艺作品内容须与本次抗击疫情相关,具备思想性、艺术性、正能量。
各文艺作品载体形式不限,图片、视频、音频、文档等均可。
投稿务必注明作者姓名、简介及联系方式。
四、作品采用
活动中征集的作品。
五、投稿邮箱
1218636722@qq.com
作品以电子版形式发送到邮箱,并注明抗击疫情+艺术类别(音乐、舞蹈、美术、书法、摄影、短视频、文学)
注:投稿作品必须为本人原创作品。
宁化县文昌阁、宁阳古街(小溪路)楹联征集启事
一
征集背景
1.文昌阁是一种传统祭祀建筑,为祭祀传说中掌管文运功名之神,保一方文风昌盛而建,是象征文化昌盛的景观。宁化的文昌阁作为文庙的附属部分建于北宋,毁于上世纪七十年代。为展现宁化县“千年古县”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实现人民群众启智利学、昌盛文运的美好愿景,宁化县委、县政府应市民呼吁,经缜密的考察论证,听取多方意见,决定重新修建文昌阁。目前项目完成主体工程,正在进行室内装修、布展等建设中。
2.宁阳古街(一期)小溪路改造提升工程建设范围自新桥路到西大路,全长约685米,为宁化历史名街。项目以“梦回·宁阳故里”为设计主题,充分尊重场地历史文化脉络以留住古街的韵味,深入挖掘宁化客家人文特色,提升街巷景观,活化街巷业态。目前项目基本完成地下管道和路面条石铺装,正进行绿化、照明等施工。
为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客家文化品格,彰显宁化人文精神,特面向社会征集文昌阁一至三楼及门楼楹联4副、宁阳古街两座牌坊楹联4副。征集后的楹联下一步将镌刻悬挂。
二
征集内容
楹联内容既要体现传统文化精神,又要结合宁化历史人文、风土乡俗及自然景观的特色,拓宽思路、挖掘内涵,构思和撰写具有时代感和宁化文化特质的楹联作品。
三
悬挂位置
1.文昌阁:门楼柱、一楼孔子、二楼文昌帝君、三楼魁星像龛两侧各1副,共4副。
2.宁阳古街:西大路、南横街2个入口牌坊前后两面各1副,共4副。(示意图附后)
四
作品要求
1、内容切合主题,体现传统文化精神和区域特色。
2、用语典雅精炼,寓意深远、境界开阔;遣词优美流畅,对仗工整,符合格律,词性相同,立意相合,符合传统楹联的写作规范。
3、楹联用语及典故为不常见词语时,应加以注释。可对整副对联加以简析。
4、单联字数不限,宜与楹联尺寸匹配。
5、作品须为原创,拒绝抄袭、套改和拼接。如因抄袭引发法律纠纷,将追究抄袭者个人法律责任,相应后果由抄袭者承担。
五
征集时间
即日起至2022年4月16日止(寄信以邮戳为准)
六
投稿方式
1、电子投稿(为了及时收到投稿,推荐使用此方式)
请在标题注明“2022年宁化县文昌阁、宁阳古街楹联征集”,楹联要注明悬挂位置,上下联分行(不要横批)。使用5号宋体简化汉字默认排版后直接贴在邮件正文中,不要用附件投稿。个人投稿请一次性提交作品,勿重复投递。多人投稿请分别注明作者。
2.书面投稿
请在信封上注明《2022年文昌阁、宁阳古街楹联征集》,内容要注明悬挂位置,使用简化汉字楷体横排书写。
3.所有投稿均须留下准确联系方式(姓名、地址、电话、邮编)。
七
奖励设置
本次征集活动将邀请评委评出文昌阁、宁阳古街获奖对联8副,入选对联奖金为每副人民币2000元(如涉税,相关费用由获奖者承担)。
八
活动声明
征稿单位对应征获奖作品享有使用权和版权,可复制、翻译、发行、汇编、改编,并有权在媒体上展示,或用于相关的公益性活动。
投稿邮箱:nhmz2016@163.com
投稿地址:福建省宁化县翠江镇中山路1号宁化县民族宗教局(365400)
联系人:黄先生
联系电话:18259877769
宁化县城市建设有限公司
宁化县传统文化研究会
2022年3月16日
附件1:
宁化县情简介
宁化位于福建西部、闽赣边界中部,县域面积2407平方公里,辖11镇5乡1个华侨农场,总人口38万。主要有五个方面特点:
千年古县
宁化古称黄连峒,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设黄连县,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取“宁靖归化”之意更名为宁化县,建县至今近1300年,历史上孕育了宋代书法大家郑文宝、明代状元张显宗、清代著名方志家李世熊、“扬州八怪”之一黄慎、隶书巨匠伊秉绶等历史文化名人,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客家祖地
“北有大槐树,南有石壁村”。自西晋永嘉年间开始,为躲避战乱,大批中原汉民辗转迁徙到以宁化石壁为中心的闽赣结合地,至唐宋间孕育形成第一代客家人。此后,客家先民以石壁为新的起点,向外拓殖,飘洋过海,如今客家后裔遍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达1亿多人。每年10月中旬,来自世界各地的客家乡亲都会回来参加世界客属石壁祖地祭祖大典活动。自1995年起,已连续成功举办了27届世界客属石壁祖地祭祖大典、9届“石壁客家论坛”,2012年第25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祭祖大典仪式在石壁客家祖地举行,“石壁客家祭祖习俗”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客家祖地列入国台办“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全国侨联“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文化部“国家级客家文化(闽西)生态保护实验区”、福建省政协“港澳台侨交流基地”。
长征出发地
宁化是中央苏区的核心区,是中央红军长征四个出发地中最远的出发地,是二十年红旗不倒的革命根据地,是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彭德怀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进行革命的重要实践地,十大开国元帅中有7位、十位开国大将中有4位曾在这里战斗过。1930年1月,毛泽东率部途经宁化时,写下光辉词章《如梦令·元旦》。宁化是中央苏区的粮仓和扩红支前的重要县,当时全县总人口13万中有1.6万人参加红军,被授予“扩红模范区”“支前模范县”。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1.4万的中央红军从宁化等地出发,开始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的宁化籍红军仅剩58人,解放后仅剩37人,1955年,张新华、张雍耿、孔俊彪等3人被授予少将军衔。
“三江”之源
宁化是闽江、赣江、汀江“三江”源头,自然概貌为“八山半水一分半田”,森林覆盖率达75.06%,境内有国家地质公园天鹅洞群、全国最深的岩溶湖蛟湖、省级自然保护区牙梳山,知名农副产品有河龙贡米、糯质薏米、淮土茶油、延祥贡茶等,获评第四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入选最美中国旅游目的地、中国十佳探险旅游目的地、中国侯鸟旅居小城,城区环境空气质量居全省县级城市前列。
边贸重镇
县域远离大中城市,与清流、明溪、建宁、龙岩市长汀以及江西省石城、广昌接壤,城区体量相对较大、地势开阔平坦、人口数量较多,边贸活动比较活跃,是闽赣重要物流集散地;浦梅、兴泉铁路和莆炎、永宁、南潮高速“两铁三高”交通网络形成后,作为闽赣边界区域性交通枢纽、闽赣边界区域重镇、福建沿海与中西部对接的前沿区地位将更加突显。
附件2:
宁化县文昌阁建设概况
宁化是千年古县、客家祖地,历来崇文重教、耕读传家,涌现出诗人郑文宝、状元张显宗、学者李世熊、画家黄慎、书法家伊秉绶等一批杰出文化名人,为我国的文化宝库贡献了大量的文艺奇珍。近几十年来,宁化更加重视文化教育事业,教育质量独领风骚,学风浓厚,人才辈出,培养了诸如经济学家邱晓华、院士雷霁霖等一批专家学者、行业领军人物。
文昌阁是一种传统祭祀建筑,为祭祀传说中掌管文运功名之神,保一方文风昌盛而建,是象征文化昌盛的景观。宋仁宗时先后在县城的正东门、翠华山南麓等地设立儒学学宫,经多次修葺,至明洪武十三年已建成整体规制完备的学宫,万历七年迁至今县武装部及周边所在地,文昌阁作为学宫(文庙)建筑的附属部分保存至建国初。1972年,为建设县武装部办公楼,拆除了学宫的正殿和下殿,作为学宫附属的文昌阁也随主体部分一起被拆除。近年来,宁化经济快速发展,城乡面貌焕然一新,社会事业取得长足进步。去年底,许多代表、委员和关心宁化发展的乡贤向县委县政府提议,重新修建宁化文昌阁,以展现“千年古县”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人民群众启智利学、昌盛文运的美好愿景。
为顺应广大人民群众的呼声,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由县人大、政协有关领导和专家学者组成的工作专班,外出长汀等地实地考察。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为发扬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营造崇文尚学的浓厚氛围,同时丰富文旅景观,提升城市品质,县委、县政府决定重新修建文昌阁。县工作专班先后召集县部分退休处级干部、退休教师、人大代表和政协文史专家等多次召开座谈会,并向在外乡贤发出文昌阁建设征求意见书,听取社会各界对文昌阁项目建设的意见建议。
经反复深入研究论证、多次外出考察学习、综合各方意见建议,形成文昌阁建设初步方案。
文昌阁选址客属文化交流中心后方、迎宾大酒店右前方,系宁化东溪、西溪两溪交汇处,山环水抱,水口迂回转折,包容了“汇、聚、根、源”的客家文化内涵。该项目总投资约800万元,塔高约23米,占地面积约258.9㎡。按闽西地方特色的三层五重檐塔式文昌阁设计,外观五层,实为三层。一二层为方型,综合考虑游客流量及结构安全等因素,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外墙青砖木构饰面,三层过渡到八角形,为纯实木伞状悬柱结构。文昌阁一楼供奉孔子、四贤、十二哲雕像,二楼供奉文昌帝君雕像,三楼供奉魁星雕像。文昌阁项目建成后,必将为宁化增添更为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宁化文化的新地标。
附件3:
楹联位置示意图
https://mp.weixin.qq.com/s/8cGURY9p0rfNec57O-ltl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