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赛道金银铜奖作品展示|第八届全球未来教育设计大赛
由北京师范大学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信息技术研究所联合主办的第八届全球未来教育设计大赛圆满落下帷幕。高教赛道作为大赛的重要组成部分,吸引了来自全球众多高校学生团队的积极参与。赛事聚焦“以人为本的AI”、“和谐共生”等前沿话题,鼓励参赛者以科技赋能教育,设计出具有前瞻性与实践价值的解决方案。经过多轮激烈角逐,一批优秀作品脱颖而出,不仅展现了跨学科协作的创新力量,更体现青年一代对未来教育形态的深度思考与人文关怀。
本期推文将带您走进高教赛道金银铜获奖作品,一睹这些充满智慧与温度的教育设计成果。
金奖
YOURTWIN—A Digital Clone for Cognitive Growth
案例简介
在技术快速迭代的背景下,学生过度依赖数字工具将导致认知能力退化。YOURTWIN教育方案通过技术改造教室,融合数字孪生、全息与量子技术,旨在提升小学生的认知适应性与批判性思维。该方案为每位学生生成Mirror Twin(精确学习数据模型)和Shadow Twin(互补能力模型)。Mirror Twin在量子学习模拟中分析最优教学策略;Shadow Twin则以对立优势的互动方式,引导学生接触多元视角。项目基于认知灵活性理论与元认知理论,通过技术赋能教育,助力学生在未来不确定性中保持高效学习与认知成长,契合未来社会对高阶认知能力的需求。
项目团队
团队名称:Seeded
Marc Joseph B.Sacopaso
信息技术科学,马里亚诺马科斯国立大学(菲律宾)
Kurt Angelo D.Agcaoili
信息技术科学,马里亚诺马科斯国立大学(菲律宾)
Meljan Christoffer M.Crisostomo
信息技术科学,马里亚诺马科斯国立大学(菲律宾)
Angelo Laurence A.Palting
信息技术科学,马里亚诺马科斯国立大学(菲律宾)
银奖
Silver Sparks-Digital Gamified Environment for Learning and Teaching
案例简介
银辉启程(Silver Sparks)项目旨在解决高中生历史学习兴趣缺失与老年人社会疏离问题。项目构建了一个虚拟学习空间,学习者可通过基于真实口述历史开发的互动剧情探索现代史。学生置身于还原历史场景的3D环境中,与由长者亲身经历塑造的角色互动,通过动态任务理解历史事件的因果与人文内涵。银辉启程不仅是一款教育工具,更是一座传承集体记忆、激发代际共情的桥梁,让长辈的智慧持续照亮年轻一代的成长之路。
项目团队
团队名称:PolyU ISE Team
YIN Zifu
物流工程与管理,香港理工大学
STURM Leo Matthias
物流工程,香港理工大学
LAU Ho Wai
工业与系统工程,香港理工大学
银奖
Skill Match
案例简介
Skill Match是一个旨在弥合代际鸿沟的数字平台,通过构建互学社区连接55岁以上拥有丰富经验却常感社交孤立的老年人与12-30岁渴望实用技能的年轻群体。平台通过智能匹配算法,依据共同兴趣和技能推荐学习伙伴,实现双向互惠:长者作为导师传授人生经验,年轻人则提供数字技能辅导,践行“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理念。为降低使用门槛,平台配备了直观的语音交互界面,便于所有用户轻松使用。Skill Match的最终目标并非以技术取代人际交往,而是以此为桥梁,重建社区连接,让人与人相互成为最宝贵的社会资源。
项目团队
团队名称:PsySciAI
Boban Boshevski
信息学与数据技术,马里博尔大学(斯洛文尼亚)
Gaja Gujt
信息学与数据技术,马里博尔大学(斯洛文尼亚)
Eva Ekart
信息学与数据技术,马里博尔大学(斯洛文尼亚)
TevžStarovasnik
信息学与数据技术,马里博尔大学(斯洛文尼亚)
Adam Kac
音乐教育学,马里博尔大学(斯洛文尼亚)
铜奖
SynQ:A Wearable AI That Helps Neurodivergent People with Social Interaction
案例简介
SynQ是一个创新软硬件项目,专为神经多样性个体(尤其自闭症谱系障碍者)设计,旨在提升其在社交环境中的自信与自主性。系统采用隐蔽式耳戴设备(集成摄像头与麦克风),通过AI实时分析面部表情、声音语调等社交线索,提供触觉振动和简明文本提示(如“退一步,避免争论”)的即时反馈。设计遵循神经多样性理念,强调用户自主性、隐私保护及可定制反馈以减少感官过载,能够帮助用户在课堂、职场及日常社交中更从容地应对人际互动,提升社交参与感与长期融入能力。
项目团队
团队名称:MindSparkle
Yoosuf Sayyid Bin Ahmed Shafeeg
数字领导力,亚太大学(马来西亚)
Aishath Maeesha Hathim
教育学,马尔代夫国立大学(马尔代夫)
Aishath Alya Binth Shahid
计算机科学,马尔代夫维拉学院(马尔代夫)
Mohamed Raif
计算机科学,马尔代夫维拉学院(马尔代夫)
Abdul Maaniu Naasir
商学,马尔代夫国立大学(马尔代夫)
铜奖
奇趣——群体交互式的儿童科普探索系统
案例简介
“奇趣”是一款面向6–9岁儿童的群体交互式科普教育系统,旨在缓解当前科学教育中课程资源不足、实践环节薄弱的核心难题。系统以协作知识建构理论为基础,结合AI技术构建沉浸式的具身认知场景,激发儿童的协作探究能力。以主题课程《森林小卫士》为例:AI学伴“奇奇”引导孩子分别扮演植物、动物与微生物三类角色,通过资源交换、生态平衡维护等协作任务,理解自然循环规律。项目以群体交互式教育软件为载体,构建“角色—任务—交互”三维一体协作机制以提升学习效率,并借助人机协同教学设计传递技术背后的人文关怀。
项目团队
团队名称:职等你来
靳笑宇
职业技术教育,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孔润
职业技术教育,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胡艺霖
职业技术教育,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刘媛
职业技术教育,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赛事感言
参加全球未来教育设计大赛是一次难忘的成长旅程。我们以“协作创造价值”为核心理念,将教育理论与技术创新深度融合,打造了“奇趣”这一充满童趣与智慧的科普系统。过程中,每位成员各展所长——从产品设计、PPT呈现到文字打磨,我们通过无数次头脑风暴和迭代优化,最终让设想变为现实。这次比赛不仅让我们收获了专业能力的提升,更深刻体会到团队协作的力量。未来,我们将继续以“用科技点燃儿童科学梦想”为使命,让教育创新惠及更多孩子!
铜奖
自然声境·未来交响计划
案例简介
《自然声境·未来交响计划》项目针对城市小学生接触自然机会有限、缺乏沉浸式自然教育的问题,设计了一款专属软件“自然声境”。该软件通过AI技术生成动物卡牌,结合交互小游戏帮助学生识别动物、解锁详细信息;设置栖息地场景关卡,强化动物与环境的关联认知;支持用动物声音合成个性化交响曲,提升兴趣;并引入户外生物扫描功能,鼓励学生走进自然收集卡牌以获取奖励,多维度助力城市小学生亲近自然、学习生物知识。
项目团队
团队名称:爱乐之城
谢旻君
音乐学(师范)专业,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蓝戈
艺术与科技专业,上海视觉艺术学院
温幸南
音乐学(师范)专业,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周楚盈
音乐学(师范)专业,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陈彦孜
音乐学(师范)专业,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赛事感言
站在全球未来教育的赛道上,我既感使命在肩,又觉心潮澎湃。教育的未来从不是孤岛,它需要跨界的灵感、科技的温度,更需要对每个生命成长的敬畏。这场比赛让我看见无数教育者的热忱,也让我的设计在碰撞中愈发清晰。愿我们以今天的创想为火种,照亮下一代探索世界的路,让教育真正成为连接现在与未来的桥梁。
联系方式
电话:+86-10-58807206
+86-10-58807208
邮箱:d4fe bnu.edu.cn
微博账号:全球未来教育设计大赛
抖音账号:全球未来教育设计大赛
Instagram账号:gcd4fe
Youtube账号:GCD4FE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12号京师科技大厦A座12层(北京师范大学南院)
北京师范大学智慧学习研究院(简称“研究院”)是一个综合性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教育教学实验平台,由北京师范大学设立,并与网龙华渔联合共建。研究院专注于研究信息化环境下的学习规律,打造支持终身学习的智慧学习环境和平台,以切实支持数字一代学习者多样性、个性化和差异化的学习。
北京师范大学智慧学习研究院公众号
为您提供研究院的最新资讯与科研动态。
研究院广纳贤才,加入我们请发简历至邮箱:
smartlearning@bnu.edu.cn
作品展示详见(复制以下链接进浏览器查看):
https://mp.weixin.qq.com/s/uXb_WAtuObWuGlbsq_MAIg
